分享

家山风物丨略说惠安沿海“相摃”民俗 ○ 陈桂炳

 天南尘封 2019-03-11

“相摃”为泉州方言,学术界又称“掷石”、“投石”、“斗石”、“石战”等。1991年,漳州举办“陈元光与漳州开发国际学术会议”,与会的日本学者相田洋先生提交会议的论文为《闽南的掷石戏与东亚石战戏》(载于朱天顺等主编:《陈元光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引起了笔者的兴趣。2002年,笔者发表《泉州沿海地区的特异民俗及其文化意蕴》(载于《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文中提到了惠安辋川的一例“相摃”民俗。

该文发表后,得到了国内学术界一些学者的关注,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郭纯莲研究员在《“斗石”游艺民俗研究综述》(载于《文化学刊》2007年第2期)中,就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民俗现象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时,即介绍了拙文的有关内容。后来我在泉州沿海地区进行民俗调查时,了解到旧时泉州还有几个地方也传承着“相摃”民俗。鉴于我国学术界对泉州地区的“相摃”民俗大都不了解,极少提及,因此很有必要写篇小文章加以介绍。

泉州沿海各地的“相摃”民俗,在表现形式上都差不多,但在具体内容上则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掷石(摃石)战和掷火(摃火)战两种。其中有掷石战习俗的地方较多,曾见于惠安、晋江、石狮等沿海地区,较为独特的掷火战民俗,似仅见于晋江东石(也有可能是国内外类似民俗中最具特色的)。

本文主要说说惠安沿海旧时的两例“相摃”民俗。先说惠安崇武的掷石战。

惠安崇武的掷石战民俗,当地民众称“掷石赶蜂”。崇武因城中有莲石山,被风水先生视为“莲花穴”,故崇武亦称“莲城”。崇武城西北郊有峰前、峰后、峰中、峰东、峰上等五村,被风水先生指为“蜂穴”(“峰”与“蜂”谐音)。于是,风水先生又说,“蜂穴”的蜂会飞来“莲花穴”采莲花,使莲花受到摧残而枯焦,住在崇武城中的百姓亦会因此而遭殃,清代乾隆年间崇武流行鼠疫,即与“蜂”克“莲”有关。只有赶“蜂”卫“莲”,才能确保百姓平安。

因此,崇武城中的百姓旧时在每年农历二月至四月,要循例举行“掷石赶蜂”的活动,久而久之,即相沿为民俗。每年的“掷石赶蜂”日,城内居民会按“西南”与“东北”分阵以石互掷,地点在崇武城北门外和西城外一带园地,时间为下午。每次掷石战,参战者多达二百左右人,对阵双方均奋不顾身,冒着如雨飞石冲锋陷阵。旁观者则以呐喊声和掌声为之助威,有的还自告奋勇入阵参战。凡在掷石战中受伤,不论头破、足断、手折,均各自负责就医,即是落下终生残废,也心甘情愿,毫无怨言。至日落停战收兵,双方相偕入城,互打招呼,和好如初。关于崇武“掷石赶蜂”民俗活动的时间,另一个说法是每年冬至过后到来年的清明期间,其民俗活动的内容大同小异。

十余年前,笔者在接待应邀来我校(泉州师院)人文学院为师生作学术讲座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器物处处长张光远研究员(祖籍惠安崇武)时,老先生满怀深情地回忆自己在崇武老家的童年生活,还特地提到去观看“掷石赶蜂”的难忘情景。

其次,说惠安辋川的掷石战。

旧时每年冬节(冬至),辋川辋城(建于1562年,毁于1958年)的陈、潘、任三大姓族人到各自祠堂祭祖后,大群男女,特别是青壮年人都要登上辋城东北面的烟楼山上,各自抢占好位置,以在山西侧的陈姓为一方,在山东侧的潘、任两姓为另一方。“战斗”一开始,女的忙着运送小石块,男的用小石块互相投掷,非常激烈。被打中的,轻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重伤则捂着伤口退下来,无悔无怨。战斗一直持续到当天傍晚太阳下山,大家才陆续后退,各自下山回家。各姓今天掷石为战,阵线分明,同仇敌忾,但明天在街上见面时和好如初,毫不记恨。

据传说,在明代嘉靖年间,辋川初建城后,即遭倭寇来犯,陈、潘、任三大姓族人立刻登上城墙顶和城内烟楼山顶,居高临下,同心协力,配合守城官兵,用石块击敌。战斗持续到黄昏,倭寇无法得逞,只好趁退潮撤兵,城内百姓安然无事。那天正好是冬节。为纪念这次掷石击敌的胜利,每年祭冬后,乡里族长都准许青壮男女上山掷石为“战”,遂成民俗。

泉州沿海各地的“相摃”民俗,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尚很盛行。上世纪五十年代,即因被认为是陋俗而迅速消失,但其影响仍遗存在于民间。记得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前),笔者的母校惠安县辋川中心小学(即位于本文前面所提及的有冬节日掷石战民俗的辋城内),老师曾组织学生举行过类似掷石战的“打野战”课外活动,其形式类似以前的掷石战,参加者都是本校高年段的小学生(基本为男生),分成人数大致相等的两个阵营,在有一定距离的两个小山包上互掷,但掷的不是会伤人的石块,而是一种掺有白灰粉的小沙包,被掷中者身上(要尽量避免掷着脸部)即留下白印痕,虽不会破皮出血,但已表示“挂彩”,“战斗”结束后,以“受伤”人数少的一方为胜利。这是一种十分受学生欢迎的课外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至今印象深刻。

尽管泉州的旧方志找不到本地“相摃”民俗的记载,学术界至今尚罕见有专论泉州“相摃”民俗的论文发表,但如前所述,泉州的“相摃”民俗是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相摃”民俗在世界上多国的历史上均存在过,只不过叫法不一,而中外研究者在其发表的论文中亦有“克仗斗石”、“打石仗”、“投石战”、“掷石战”、“掷石戏”、“石战戏”等不同说法,其民俗活动内容大同小异,但其民俗文化内涵则有所不同。日本学者相田洋先生在《闽南的掷石戏与东亚石战戏》中认为:东亚各国“自古以来因交通频繁,在文化和民俗上共同之处甚多。因此,我想在研究这些国家的文化与民俗,是极有利于做比较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民俗的范围内,因在各国、各区域内所残留下的民俗文化形态极不平均,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将这些失落的环节重新复元起来,所以比较研究可说是不可缺少的。”笔者认为,泉州的“相摃”习俗的学术价值,可侧重于比较研究方面。

以日本的石战戏为例。相田洋先生在《闽南的掷石戏与东亚石战戏》中介绍,日本的石战戏过去曾盛行于日本全国,有些地方至今仍保存此俗。但在我国旧时却不曾盛行于全国。根据已发表的的研究报告,福建是我国历史上有“斗石”民俗的少数省份之一,最为盛行的是闽南,但就泉州而言,也主要流行于沿海地区,流行的区域并不大,且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即已全部消失。

日本石战戏举行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以正月十五为中心的一月或者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前后举行。相田洋先生认为,在日本,作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正月,民众为了要预测是年的凶吉,常常要举办拔河、赛马等种种竞技。在竞技中获胜的村或队,即表示自己在未来的这一年会获得丰收或者幸运。这种预测一年吉凶与否的行事,多半集中于正月十五日左右。日本的新年行事要分为以一日为主的“大正月”和以十五日为主的“小正月”两个部分,重要的正月节庆集中在“小正月”。

日本这种“大正月”和“小正月”的关系,类似中国的正月初一春节和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关系。因此,日本的石战戏和其小正月的诸项庆典似乎有着相同的性质,即预测一年吉凶之占卜性质的可能性最大。在日本,石头本身被视为神或是神的象征,具有神秘的咒力,经常被利用来作为询问神意的占卜工具,所以,新年所举办的石战戏可能也应认为是石占法的一种。在端午节举行的石战戏,同样也与端午节原有的节日意蕴有关。

日本的端午节传自中国,在中国,端午节所在的五月被视为“恶月”,五月五日则被视为“凶日”,因此,端午节本来必须要举办消除种危险的仪式。由此,在端午节举行石战戏,便被认为是借石头的灵力来消除种种危险的仪式之一。此外在夏季的端午节举行石战戏,可能也含有预测秋季收成丰盛与否的占卜仪式。

相田洋先生的这些精湛见解,对我们很有启发。但从泉州沿海地区“相摃”民俗的几个例子看来,除了石狮永宁掷石战民俗旧时是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民国后期因规模缩小,时间仅为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下午)外,惠安辋川为冬至节,惠安崇武为农历二月至四月间(或说是每年冬至节过后到来年的清明节期间)择日举行,晋江深沪、东石为中秋节,与之相关的节庆背景不同。

因此我们认为,日本学者关于其石战戏民俗盛行的原因,不可能完全套用在对泉州沿海地区“相摃”民俗的解释上,但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有助于我们今后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泉州沿海地区历史上“相摃”民俗活动盛行的原因及其民俗文化内涵,作出较为合理和准确的解释。

 附注

①“摃”,《辞海》释为“扛的异体字”(《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621页)。本文的“摃”字,所要表达的字义为“掷”。“摃”的右半部“貢”是作为泉州方言的发音加以借用,再加上左半部的提手旁,表示“摃”字为动词。“摃”字借用来表述泉州方言,尚可有其它字义,例如“啉吃摃打”,这里“摃”的字义就应释为“砸”。又如泉州颇有特色的民间舞蹈“摃球”,其字义显然与“砸”不同,与“掷”亦有所区别。本文借用“摃”字的方言发音来表达泉州这一地方习俗,可能会比较贴切些,但有必要在这里加以说明。

②相田洋先生在《闽南的掷石戏与东亚石战戏》一文中说:“石战戏特别盛行于(中国)江南地方特别是闽南地区”。但是,作者在叙述闽南的掷石戏时,只讲了漳州地区海澄县、龙溪县等地“于新年时举行一种称为‘掷石戏’的石战戏”,甚至还提到“清中叶在闽南偏北方的仙游县也于元旦那天举行石战戏”,却没有明确提到泉州。究其原因,可能与泉州历史上的“相摃”民俗在地方文献缺载有关。故相田洋先生在《闽南的掷石戏与东亚石战戏》中说“有关石战戏最早且最详细的资料是康熙、乾隆《海澄县志》和康熙时代的《漳州府志》”,而文中所提到的仙游县石战戏,则是依据陈盛韶撰《问俗录》所载。

③作为一种民俗,“斗石”的流传非常广泛,不止亚洲有此俗,其他洲也有,如秘鲁的印第安人等。

④笔者曾以《福建泉州的“相摃”民俗》一文参加中国民俗学会2012年年会(201284日至7日,内蒙古赤峰市),并被安排在第一分会场85日上午第3个发言(该会场的主持人为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所长陆建芳研究员,评议人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德龙研究员)。笔者在此附带提及中国民俗学会2012年的那次年会,旨在说明泉州的“相摃”民俗已被纳入我国民俗学界的研究视野。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