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毕,明飞兄读后引起其对鲁迅《彷徨》、知堂《谈龙集》、《谈虎集》及民国新文学各经典封面的美好回想,怎一个“养目赏心”了得! 风云激荡名家辈出的民国,永不过时的经典装帧总是离不开文人的切身参与和美育教育的蕴育助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作为中国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以美育代宗教说”闻名于世,“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时至今日,都是振聋发聩的教育至理。 善于发现美创造美:让美回归人道,从生活中孕育,让美从实践中生发,则人生趣味大增,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极端而畸形的个性发展,因为“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不仅仅是一句夸大的广告语,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以美做人生的厚盾望走极端自灭的“天之骄子”越来越少矣! 要论民国美学实践的推动者,大先生鲁迅总是绕不过去的代表人物,一者木刻,一者装帧,双峰并峙,足堪垂范!大先生作为我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导师,从欧洲木刻的绍介,到我国古代木刻遗产的收集整理甚至覆刻出版,从扶植新兴木刻社团到指导青年创作,真所谓功勋累累。1929年,大先生和柔石等人成立“朝华社”编刊出书,介绍代表性版画家和技法;1931年开办讲习班,聘请日本教师来华传授木刻技巧,并为青年木刻家出版了《引玉集》、《木刻纪程》等画集,李桦、力群、陈烟桥、黄新波、赖少其等一大批青年版画家凭借大先生的指点和介绍迅速成长,正是大先生让木刻运动渐成星火燎原之势,影响深远。 说到装帧,除了与大先生合作,激扬灵感的专业书籍装帧家陶元庆、钱君匋之外,鲁迅自己的“玩票”足称经典,《呐喊》封面一出,惊绝艳艳: 暗红的底色如同腐血,包围着长方黑色块,好似书中所写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黑色块中是书名“呐喊”和作者“鲁迅”的阴文,并被“口”形细线框围住,“呐喊”两个“口”和框线“口”,三“口”合声,似能听见压抑中的呼喊。大先生正是以极简主义的象形手法表现了抗争者的角色,并发出了令人觉醒的新声。看似无望实则希望,“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头发根根直立,形象铁骨铮铮,作为民族脊梁的大先生,实际上是民国高级审美的领路人,他以文章做匕首和投枪的金戈铁马纸上生涯,以深厚人文美学做后盾系统的玩票趣乐生涯,根本就不是你我认知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他是一位高人和妙人! 民国,不只乱世出枭雄,更是一个中西融合,群星璀璨的文艺复兴时代。闻一多为徐志摩《猛虎集》所做的装帧亦足够经典,封面为棕黄底色,以简朴遒劲的写意手法铺排出虎皮斑纹的苍莽意象,更暗含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诗文意蕴。本书封面简简逸笔,神韵自出,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代表作。猛虎者似霸气的壁咚,细嗅蔷薇又似温柔的摸头杀和情话,寓意丰富,放之当下亦不过时! 民主斗士闻一多不只设计书籍佳构,更是刻印自鬻的能手:抗战后期,云南昆明物价飞涨,币值剧贬,闻一多先生虽兼职亦不能维持持久生计,因先生善书金文,友好遂劝以鬻印补家给,为摆脱儿女饥寒,终受友好进劝。1944年5月,昆明街头的几家店铺遂纷纷挂起“闻一多治印”的牌子。由西南联大的同事浦江清撰文,梅贻琦、蒋梦麟、熊庆来、杨振声、唐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冯友兰、陈雪屏、潘光旦、姜寅清十二教授具名代定的《闻一多教授金石润例》为:“秦玺汉印,攻金切玉之流长;殷契周铭,古文奇字之源远。自非博雅君子,难率尔以操觚;傥有稽古宏才,偶点画而成趣。浠水闻一多先生,文坛先进,经学名家,辨文字于毫芒,几人知己;谈风雅之原始,海内推崇。断轮老手,积习未除;占毕余闲,游心佳冻。惟是温馨古泽,徒激赏于知交;何当琬琰名章,共榷扬於艺苑。黄济叔之长髯飘洒,今见其人;程瑶田之铁笔恬愉,世尊其学。爰缀短言为引,聊定薄润于后。”困苦岁月,风雅长存,风骨柔情,闻一多堪称世代楷模! 1944年,闻一多曾给华罗庚刻过一方印,边款为:“顽石一方,一多所凿。奉贻教授,领薪立约。不算寒碜,也不阔绰。陋于牙章,雅于木戳。若在战前,不值两角。”若今日得见,价值几何?绝不是金钱所能度量之!一为民主,一为斗士,锵锵风骨足耀中华! 民国经典装帧美书灿若群星,略举一二不足以窥全豹,望书友多多收集,以美之名以文之意快意分享!恰如: 乱世风华艺文兴 才子佳人自呼应 学人风骨垂后世 虎嗅蔷薇家国情 戊戌年十一月十七日·云遮日心平静 董宏图记于长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