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如何练出实战打法?

 觅书时代 2019-03-12

从古到今,每一个拳种都是实战的,包括太极拳也不例外。

如果不实战,早就流传不到今天了。

只能说,太极拳是一个多元化为主体的拳种。

无论从修道养生,还是它的实用性,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曾经太极拳被称为万拳之王,而不是徒有虚名。

它有着极强的实用性,尤其在实战方面。

GIF

首先我们对比一下:以前的人练拳,和现在的人练拳有什么样的区别?

从时间上来看:以前的人生活简单。

如果是喜欢练拳的,他是从早到晚的练习,专业练拳要达到10个小时以上,甚至就连基本功也不例外,包括两人对练,那种强度是可想而知的。

而现在喜欢太极拳的人,大多是以健身为目的。

包括现在的一些太极拳大师,他的练功强度也没那么多了,更多的是教学和社会活动。每天练拳的次数最多两次,几个小时而已。

这就说明:以前的人练拳,和现在的人练拳,其目的不同。

以前,就是为了实战。如果不实战是不会去练拳的。

而和平年代,更多的是以健身为主。以传承,甚至从经济价值角度考虑。

加上现在和平年代,没有非要以防身作为目的的了,最起码不是必须。

这是一个以娱乐健身为主的一个时代。

加上娱乐生活丰富多彩,衣食无忧,精神生活丰富。

所以,以前和现在的人练拳,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不同的大环境下,必然会出不同的人。

再加上:“形意一年打死人,太极十年不出门”。

本身太极拳就非常地难练。

其实从太极拳的运动原理上分析,它是非常实用的。

首先要让一门拳法变得很实用,那就得反复的训练。

每天要高强度的、不断训练技巧,还有它的功力。

要做到理法并重,首先要强化知己的功夫,打开身体的关节,使身体达到太极拳的知己要求。这个阶段要加强基本功和套路的练习。

然后对知彼的功夫加强训练。

也就是每招每式结合对练,把太极拳的招式参悟到位。

做到:将太极拳的化劲、与拿法、摔法、打法结合起来。

做到“化既是打”,慢慢地达到:“快则快应,慢则慢随,随心所欲”的意识形态。

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科学地训练,从有形的训练慢慢的到无形的掌握,从有意识的去锻炼到无意识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然后增加力量和耐力。

力量和耐力是两个概念。

不光是通过站桩和跑步,同时我们还要结合现在体院的一些科学的、训练力量和体能的方法,尤其是适合太极拳训练的方法。

在这一点上,为什么要说适合太极拳训练?

那是因为太极拳讲究放松,一般的体能和力量的训练很容易把肌肉练紧,关键是如何训练。

我们要把传统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现代科学训练方法结合起来。

这里是针对太极拳的实用来探讨的,并不是太极拳的所有宗旨。

因为太极拳是多元化的,实用是它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包括它的养生也是另一个方面的体现,等等。

关键看习练者的侧重点在哪一块。

现在对体能的训练已经很完善了,直接拿过来就可以用。这一点上是不加怀疑的,因为非常科学了。

也不要像文人那样,把太极拳看得多么神秘,其实都是力和巧的结合,太极拳只是一种科学的运动形式。

可以这么说,综合格斗也是太极,这一点上并非“太极就是太极”。

所谓太极拳实用中神秘的一层一层的境界,高深莫测的说辞,只是“熟能生巧”的不同阶段的体现。

那是一种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和人的精神意识合一的状态。

其实很多的运动也符合这种规律,包括现代体育运动。

总结前面所说的:实用离不开力量的对抗,耐力是支撑力量的基础条件。

我们通过科学的训练,将力量与技巧进行有效的结合。练出驾驭技巧和功力的似松非松的太极劲;

高强度地和其它的对抗运动的形式进行对练。包括:自由搏击、散打和其它的传统技击术。只要量上去了,想不实用都难!

我是倪华,这里会持续提供优质的原创内容,分享轻松简单又能获得快乐的太极养生方法。

欢迎关注我们!企鹅号:倪华太极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