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泽泻汤主之 来自慈方中医馆 00:00 04:11 提要:近日,贾海忠教授在讲《金匮要略 ·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时,指出,原文中“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对现代临床的启发:“泽泻对治疗脑积水、脑水肿眩晕同样有效,治疗各部位水肿都有效”。分享如下: 心包积液 泽泻汤主之 贾海忠教授:“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的启发 心下支饮,是在心下。原文是这样讲:“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心下有支饮”,实际上还是在膈上心之下,实际上还是膈间,只是没法分清楚说说是腹腔,还是胸腔,其实只能在胸腔。 因为在腹腔不可能在膈肌上这儿停点水,肚子里边没有(水),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它还是一个膈间的支饮,只不过是比较低。 “其人苦冒眩”,“冒”就是晕了。脑子供不上血了,就是晕,跟戴个“帽子”一样,头脑不清利;“眩”就是眼前发黑,因为支饮的病人往往有一类是脉压差特别大的,有一类就是心包积液的,像这种都是脉压差小的,心功能不全,有时候脉压差小,那么脉压差越小,一活动的时候,脑部供血容易不够,所以说出现眼前发黑。这就是“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那么,用什么治疗?用“泽泻汤”。泽泻汤这个方子很简单,组成很简单,但是这个方子很好。泽泻五两(七十多克),白术二两。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你看不需要多少水,也不需要煎多长时间,只要把两升煎到一升就够了,一天分成两次来喝。 泽泻汤方:泽泻(五两), 白朮(二两),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病?刚才其实也提到了,那么第一个就是“心包积液”,心包积液的时候,脉压差是减小的,头部供血是不足的,可见严重的头昏黑曚! 我们见一个年轻人,他是在楼道里边走的时候,他就扶着墙走,为什么?他晕哪。他走的稍微快,他憋得慌,他是一个包急性的心包炎,还有疼。所以说,(“心包积液”)很容易出现“冒眩”这个症状。 第二个就是:“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的启发,它是一个无痛性的“心包积液”。刚才讲疼的,那是有痛的(心包积液),是心包积液开始和快完了的时候,那么这个(无痛性的)就是(“心包积液”)中间的(阶段),就是心包积液量特别大,用泽泻汤,这就是主方。这两味药,泽泻、白术,大家觉得它很平常,但是不要小瞧它们,就像刚才讲的枳实、厚朴一样,千万不要小瞧它们! “泽泻五两”按我们一般算的是75克到80克的量,必须大剂量才会有效,要不然张仲景不会用这么大量,你看张仲景用方子,有的时候很小,一钱币才几克,对吧?这里面他就要用这么大量。 既然泽泻能够治疗心包积液,它能否治疗其他的积液病呢?能,它是很好的一味药,治疗脑积水很好,脑水肿的眩晕非常有效,治疗其他各个部位的水肿都是很有效的。 所以说,泽泻就是利水药,这个是需要引起大家注意,不要小瞧泽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