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倾听晋城】逝水年华忆三中

 anzhuor3598 2019-03-12

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在文学界享有大名,许多人即使没有看过,也听说过。自然,很多人看过了,也似乎不太懂,我读一下,半懂不懂,也是如此。

前几日,突然看到晋城三中要整体搬迁的消息,心中暗暗一动。三中,我是知道的,原来是六一小学,后来改称晋城三中,黄华街改造时,拆了北边不少房子,幸亏当时保留了主校区。

【倾听晋城】逝水年华忆三中

最初和这片土地正式的相遇,是在1976年9月,因为那一年的秋天,我在这里的“六一小学”上学了。其实,我家就在黄花街上,是街里的老街坊。当时的六一小学(后来的三中),就在黄花街里的圪荡山,离我家很近,没几步就到了。在上学以前,我们溜进学校里玩,也是常有的事。只是太吵闹,有时我们会被撵出去,如果非要说是客人,也最多只能算是个不速之客,不速之客自然不受欢迎。由于这个缘故,和学校的正式缘分,从1976年9月算起,似乎比较符合个人的正史标准,也罢。

我们刚走进校门没几天,九月九日那一天,毛主席他老人家去世了。街上的许多老人,都哭了。老师和我们说,“同学们都回家,每个人扎朵小白花,明天上学戴上。不会扎的找大人们帮忙。”当时的六一小学,没有高楼。学校里的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都在平房里。我们一年级的教室,就在进校门右手的平房里。

【倾听晋城】逝水年华忆三中

学校的大门由南向北开,斜对着圪荡山里的清真南寺。我们由北向南进得门来,右手是一排南北向的教室,右手最北侧的自然是学校的门房(收发室)。左侧(东边)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院子,最初只有北侧有一排教室,其余是长些花草的空地。院落中有水龙头,老师和学生打水,都在这里。冬天教室里生火时用的炭,堆在院子的角落里。值日的同学,两人一组,常常来这里抬煤搬炭。大约我们高中毕业后,这个院落盖起了房子。又过了十年左右,老街改造时,这里的房子和大操场北边的房子被一起拆掉,似乎变成了大马路,它们终于没有跨了二十一世纪。

进校门不多远,顺着左手的院落左转,是一条长长的东西向通道。通道右侧(南边),有两排高大的杨树,风一吹,唰唰作响。快要走出通道时,右侧平台上有一个铁钟,上课下课,我们都得听它的,后来才变成了电铃。大约我们小学快毕业时,通道南侧的树被砍掉,修起了一座三层楼。

【倾听晋城】逝水年华忆三中

顺着通道下个坡,则是一条南北向的大路。路东边迎面是一个大操场,可以看到北边和东边的围墙边,都是高大的杨树,夹杂着一些杂树。围墙东边是当时的果园,有大量的苹果树、梨树、核桃树,桃树等等,那是我们的乐园。

在这条贯穿南北的大道两边,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铺了砖的人行道。人行道里面则各自分布着五六排教室,有几十个教室,这是学校的主体部分。

十几年过去,我几乎在所有的教室都坐过学习过。在窗户比较大的平房里上课,一年四季可以沐浴到阳光;可以看到外面的天,听见树上的鸟叫;感受到夏日的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冬天的大雪纷飞,北风那个吹。真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只是偶然间,迷路的麻雀突然飞进教室,惊起一群少年……

【倾听晋城】逝水年华忆三中

大路的最南边,东南侧是一个小操场,西南侧是一片空地,长了不少槐树、杨树、梧桐树。东南侧的小操场,是我们上体育课的地方。后来,西南角修了两排平房,让老师们居住。我们高中的教室,就在最靠近西南角的地方。同学们经常追到老师的家里交作业,提问题,讨论着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疑惑,寻求答案。自然这似乎更多是初中高中时期的事情。

大路的最北侧,最初没有房子,只有一些树和高大的围墙。大约在我们上四五年级时,这里扒掉了围墙,盖起了房子。建大操场北侧这个三层楼,我们这些小大人们,很是搬了些砖,怎么说也是出过点力气的。

还是说说学校的前世今生吧。最初校址上是一座护国寺,据老人们回忆,解放前护国寺里有位女教师,平日里教孩子们读书。看来在这里办学校,也是有缘分的。后来我上学的“六一小学”,成立于1961年6月1日,当时合并了成立于1945年的第一完全小学(真武庙小学)和回民小学。如果从1961年算起来,到2019的夏天,学校在这个地方已大约有六十年。六十年一个甲子,不算太久,可也有点沧桑和历史了。

【倾听晋城】逝水年华忆三中

大约1978年,六一小学改为晋城第三中学,不再招收小学新生。现在想来,当时我们却是学校招收的最后几批小学生。整个小学,我印象最深的是董小翠老师。前些日子,在别的班级聚会时,看到他们的老照片,就有董老师的身影。入小学时,我们都只有七八岁,想想现在自己都要快知天命了,时间甚至快得我们都来不及感慨……

一个人,从小学到初中,期间只有短暂的离开,然后又由初中升到高中,整整十一二年,都在一个学校度过。想想是什么感觉?当年的青春梦想,爱,恨,情,仇,喜怒哀乐愁,都已潜入我的逝水年华。这一切,用什么语言似乎都不能表达。

前几年,陆续见到杨憨明老师,桑维山老师以及其它带过课的老师。岁月不饶人,老师们都老了,连我们自己也有了许多沧桑和白发。三中是一所普通的学校,我们都是普通学校里普普通通的学生。然而,正如春天田野里的花朵,迎风摇曳,自有风采。每个人生命的芳香,并不因为普通而卑微。

【倾听晋城】逝水年华忆三中

逝水年华里,追求卓越固然是一种人生,然而在平凡和普通的人生里,一个人,热爱生活,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做一个普通的自己,也似乎有着最好的安排。

梁启超先生说,“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帝王将相的断朝烂报史。”,几千年来,普通民众真实的生活和历史,不在于庙堂,更在普普通通的街道,城市,村落和学堂里。千百年来,历史的大剧,如果只有精英们撰写,那是远远不够的。

今日,在母校即将迁移的时候,写下这篇零零碎碎的文字,权且抛砖引玉,供学中诸友斧正之余,聊做纪念。临别之际,浅陋文字,还请师长同窗莫要见笑。其实,普普通通的人们,一直在用生活本身,谱写着历史的活剧。也许,每个人都似乎都有一个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等待我们去追寻……

【倾听晋城】逝水年华忆三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