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崇雅与宝鸡四进士

 轻风无意 2019-03-12
葛祥邻

一,明朝天启五年的宝鸡四进士;
1,皇榜得中四进士。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乙丑),宝鸡籍的举人考试中,有四位举人,皇榜得中进士。其中,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一名,三甲进士(赐同进士出身)三名。
宝鸡县盘龙塬的党崇雅,名列余辉为榜首(状元)的金榜之上,获三甲进士第一百五十四名。凤翔县城内的袁 楷,获二甲进士第四十四 名。扶风县北山地区,两名举人中进士。一名是,黄堆乡金嘴赵家村的赵志孟,获三甲进士第一百零七名。一名是,天度村的王秉鉴,获三甲进士第四十七名。
一年之内,同科考试,竟有四位宝鸡籍人,金榜题名。宝鸡教坛,一时为之轰动,传为佳话。宝鸡四进士,一夜之间,成了全国和地方上的著名人才。
2,雁塔题名四进士。
唐代文人,考中举人或进士,一般都要在长安大雁塔下,题碑留名。雁塔题名,就成为功名成就的代名词。并且,作为一种方志与家谱的记载和荣耀,流芳百世,传颂万年。
明代的首都和进士考试地点,都在北京。金榜题名之后,再前来西安大雁塔题名,道途遥远,实非易事。所以,明代的进士雁塔题名数字,与实际金榜公布人数,有较大的出入。
据明天启丙寅春所立的“雁塔题名碑”记录,明天启五年乙丑科,前来雁塔题名的进士,只有二十一人。其中,就有宝鸡县人党崇雅,凤翔县人袁楷,扶风县人赵志孟,王秉鉴这四位同榜年友。
此碑,系御史乔应甲所立所题。乔应甲当时的职务是;钦差巡抚陕西等处地方替理军务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寻升南京都察院事右都御史。立碑时间,在天启六年丙寅,恰在宝鸡四进士中式之第二年。
3,,宝鸡四进士,是成长于宝鸡本土,成功于场屋考试的杰出人才群。
从人才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宝鸡人才群团的一次重要的异军突起。宝鸡四进士,金榜题名。在获得“正官正印”的从政资格之后,在政坛上,留下了显著的政绩。在文坛上,也留下了丰富的文章与诗词。他们的利民益世的言行,在中华春秋和宝鸡历史中,在宝鸡人才群团史上,在宝鸡地方志中,都占有辉煌的一页。
从史料来看,有明一代,宝鸡地区,共有两次功名“四进士”现象。党崇雅等“四进士”的人才挺生,是宝鸡本土上的第二次杰出人才的群团出现。
第一次的“四进士”现象,出现在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乙丑)。当年的乙未科考试,宝鸡地区,有三位举人和一位经元(首),荣登进士金榜。
他们是岐山人陈 伦(七年辛卯举人,后为长芦知县);岐山人宋 德(十年甲午举人,后任四川佥(qian )事副使)。麟游人田孔昭(十年甲午举人,后任大理寺评事)。陇州人闫仲宇(经元,后任赠太子太傅,兵部尚书)..
从这两次人才群体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以党崇雅等第二组“四进士”人才群,对宝鸡文坛的影响最大,对提高宝鸡的知名度,获誉最高。
4,党崇雅,在宝鸡四进士人才群中,有以下九个显著的个性特征。
(1),中式进士时,年龄最大(41岁,天启五年,1625);赵志孟,年龄小,三十一岁。
(2),仕途发轫,时间最晚;虽然,已届不惑之年,但是,仍然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
(3),甲次和名次,最为靠后。既在三甲百名之后;亦在另两位三甲同年之后。王秉鉴(第四十七名);赵志孟(第一百零七名)。
(4),一生仕途中,所任京官,职务最高,属于左侍郎,实为宰相之业;在清朝初期,居户部三年,居刑部七年。
(5),人生生命历程中,寿命最长。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甲申),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丙午),享年八十二岁;赵志孟最短,只有四十九岁。袁楷是党的“举人,进士双年友”,亦先党四年而逝。
看来,党崇雅的属猴的甲申相,可能使他,具有灵活的处世持身的方式。
(6),勤政为民,故事最多;比如,巧免“萝卜贡”,“以石充金”归故里等。
(7)是载入秦腔剧本(《党阁老辞朝》),地方志,艺文志,流传于民间传说中,故事最多的一位历史名人。
(8),是为宝鸡地方县志,作序最多的一位隐居老人。
他致仕后,“暂返烟霞泉石间”,虽“不亲世事”,但是,仍然关注地方志的编写。
曾应县令严梦鸞之邀,为《宝鸡县志》作序。应知县王国玮之邀,为千阳县志作序。应亲访西山意先居的岐山令王 毂之請,作顺治《岐山县志》序文。
赞扬王国玮;“以民之心,因时变通”,“不改千(汧)清之旧”。落款曰;“顺治十年仲秋,意先山人于姜党崇雅题于居之兜玄洞”。
王毂,是与党崇雅三甲进士中的年友(高邮人)王永吉的犹子。党崇雅,对王毂的“牛刀小试”,“誉满周原”的政绩,邻封(县)所纂《志书》的喜庆,诗赋文章和“莱民之咏”的片片瑞云,都作了热情的祝贺与赞扬。
王毂的《初入岐邑有感》诗中的“监门空绘流亡图,太傅虚陈痛哭书”,看来系指,宝鸡籍的呈图上章的言事者。
他曾为同榜年友,三甲进士(莱阳人)宋应亨之子,陇西右道佥事,诗人宋 琬的杜甫寓秦州诗六十首集字石碑,作过题跋。“玉叔宋,祖以世谱,与余共事非一日”。称赞“将所得遗篇,鈎摹成集,复为之赞,意更可知”。“余谓公,得少陵千年前有知己也。诗也,遇也,少陵先生也,余心公并心少陵也。曷容一辞”。
题款“关西陈宝意先山人于姜党崇雅谨跋”。更见其对关西家乡,对陈宝旧事的谙熟。
宋 琬(1614—1673),字玉叔。崇祯十年进士。曾避寓于嘉兴。累官户部侍郎。有《静惕堂诗集》。以“清初六家”,“海内八家”,“南施(润章)北宋(琬)之称著。后来,为党阁老,写了《寄候宝鸡党太傅》的诗组。称赞其“帝师”,“上相”之功业的可歌;“上相悬车出蓟丘,至尊亲解御貂裘”;“黄绮(yi)自邻君子里,赤松原伴帝师游”。
(9)是以诗书传家最久的门第。从党崇雅至曾孙,下三代中,或有功名,或受荫恩。多有从政经历和诗词创作的特长。不少佳作结集,流传于世。这种文化传承,不但继承了书香家风,而且,还有一代胜于一代的趋势。这也是宝鸡四进士中,最为显著的一家。
二,党崇雅,与宝鸡四进士的具体比较。
1,党崇雅的家庭背景,具体仕途,坎坷经历,重要贡献,诗文存世状况。
(1),党崇雅的家庭背景。为殷实富裕与地方学官之家。
从党崇雅七世谱系的记载来看,其曾祖父党 麒。寓麒麟仁瑞之兆。是党家文运开山之祖。
祖父党 鲁,字宗孔。是一位向往鲁国,宗从孔子,崇拜儒学的忠实信徒。党 鲁,以万历十五年(1587)恩科贡士,出任县学和卫学学官。曾在郑州黄河北岸的周亚夫故里,河南武原县,担任过县学训导。后来,又迁往辽宁山海卫(即山海关),担任军防重镇卫所地区的卫学教授。
古代教育史记载,训导为儒学辅助官。辅助教授,学正,学谕,教诲生员。教授,为儒学学官。掌学校课轼,执行教规等事,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明代学官,由正榜之外的文理优秀者,从旁榜公布名次而录用。
党 鲁,在学官之后的仕途,未见记载。宝鸡县志称,党宗孔“持身方正,乡人则之。一经传家,式毂(gu )有后”。
党  鲁,应是党家文运与功名的光大之祖。
父亲,党同道,字   。看来,还是大有绳宗继祖的含义。具体情况不详。以上三代,均以崇雅之贵,赠光禄大夫。
党崇雅,字衡彬,号于姜。名字与称号,具有深远的抱负和人生寓意。他崇拜文人雅士。励志平生,要作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幼学琼林》称;“姜桂之性,愈老愈辛。”。他要像生姜肉桂那样,愈老愈为辛辣刚强。做他祖父儒学家风的忠实继承人。
《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明清之际的哲学家王夫子(船山),也曾命书屋为《姜斎》。
党崇雅,应是党家的文运与功名的登峰造极之祖。而且还是,以“诗书继世”,以宗孔,崇雅,尚姜为家风的睿智之祖。党崇雅的家庭的“兴勃亡忽”,并非二代而衰。其子孙,仍有功名政声和优秀诗词存世,曾孙丕显,亦以“亦姜”作为励志之字。
党崇雅所从政的明代最后一个皇帝,名曰崇祯,他名曰崇雅。所崇目标,大体相当。但是,他初不被大用。至末年大用时,明王朝已经是病入膏肓,难以起死回生。
子党恂如,举人。以子居易贵,赠奉直大夫。有居易,居广两子。
党居易,荫功知均州。后叙功继升,知南雄府,广东按察副使分巡雷琼道。
党崇雅,热爱自己的家乡。考证家乡宝鸡县神农乡,为古神农氏育于姜水的地方。
他说;“稽古神农氏,感神龙而育于余邑姜水。其风俗朴重端悫(que, 诚实),不争忿而财足。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今何如哉?语云;“穷则变”。今日之风俗,犹望今日人心留之乎”。对今日之风俗与人心的向善,表达了殷切的希望。
在千水西岸的西平原上的东北隅,有贾村塬祖居。东南隅,有蟠龙塬故居。在旧县署附近,还有漪(yin)园和公馆。在号称西武当的固川西岑,还有意同仙居,环境优雅的的“意先居”别墅和“兜玄洞石室。他“日与二三庞眉白发者,指点山岚”。作序县志,题留碑石,结集“三草”诗文集,为贾大司马修栈道,大颂其功,过着充实而又悠闲的晚年生活。
另外三位宝鸡籍进士的家庭背景中,有两位,是官宦世家,有一位,情况不明。
凤翔袁 楷,祖父袁 饷,因万历四十年,其家地产嘉禾,出现“一茎数穗者数百本”的祯祥盛事,而闻名天下。县令李 棨(qi)作《岐阳嘉禾颂》,见载于史册。其伯父应秦,应春,具有县级武官职务。
其父袁应泰,为万历二十二年甲午举人,二十三年乙未进士。初知临漳。后任工部主事,兵部选郎中,淮徐兵备参议,布政副使。后托病,辞官居家。万历四十四年,因朝廷紧急起用,以兵部右侍郎兼巡抚,接任辽东经略。辽阳城陷,佩绶印殉死,成为一代忠烈。时原楷仅十八岁。
王秉鉴(冰壶),亦是官宦世家。先世祖王世安,在元代,曾为庆阳知府,为元朝守城殉职。在明代,有先祖铁面御史王纶,称著于史。
赵志孟(二瞻),家庭背景,情况不明。但有知永年知县时,永年同知,地方诗人李芳莎,与“赵明府二瞻”的唱和诗。也有在南京江浙,任职柱史御史时,绍兴名人,明代浪漫文学家,诗人王思任的“为柱史赵二瞻题美人斗草图”诗传世。据传,南京亦有其一支后裔,奉其祖案。
(2),具体仕途。党崇雅,一生从政三十载(41岁---71岁)。基层任职三次,为刑狱或高风险职业御史之职居多。初任河南南阳府推官,协理刑监狱政绩卓著,奉调入京。崇祯四年任山东监察御史。七年,选任四川巡按御史)因直陈宦官弄朝之弊,曾被锦衣卫拿纠,罚半年薪俸。崇祯末年,起用旧臣时,官至户部左侍郎。后出京入卫,在天津任督饷“转运”之职。以熟悉州县下情和户部田粮赋税国情称著。
在京官任职中,经历了明末,大顺和清初三朝。职务集中为户部,刑部高官。以七载刑部任职,和《大清律》的修订,贡献最为突出。并在告老之年,两被召晋。居国史馆要职,以大学士,太子太保,太傅,一品全俸而致仕。
(3),坎坷经历。中举早(二十八岁,万历壬子,1612),中进士晚,中间间距十三年。可能有些坎坷。一般来说,都是当年举人,来年进士,中间只有一年之隔。
党崇雅与袁 楷,功名同步。既是万历壬子同榜举人,又是天启乙丑同年进士。命运相通。
而扶风王秉鉴和赵志孟,则是功名同步。是甲子举人,又是乙丑进士。仕途顺利,没有间隔停顿。
崇祯皇帝,煤山自缢之年,恰逢甲申。这一年,也是党崇雅的“花甲之年”。更是他经历乱世,惊心动魄的六十岁之本命年。
党崇雅年届花甲,步入老年。适逢李自成起义军,后来攻入北京。南明后嗣王,软弱无力,摇摇欲坠。党崇雅,曾在天津,率全城开门揖李。又被以熟知天下户部国情,陕西乡党的“近乎”,与义军首领,一同进入京城。但在义军退出时,届已老朽,未被挟裹出城。南明刑部,才改定为“三年之后”再定的结论。
清朝顺治即位,国初天下,急用人才。曾任明锦衣卫都督的天津总督骆养性,荐党崇雅“品望素著”,是户部活档案。遂以“户部左侍郎”,“原职补用”。又效力于清初十年。
党崇雅被允准归于故里时,顺治皇帝称其为“作朕股肱,翼翼小心。夙夜匪懈”。“齿届悬车,抗疏解绶。高风恬致,足表仪型”。善终于家乡。
同僚卫周祚,为作墓志铭。葬于贾村塬白石沟茔地。该塬以贾村塬,“龙川重镇”出名。
该地民众乡俗,亦因善于辞辩,而以“杠客”称著于陈仓。
(4),重要贡献;明末皇帝,未用党崇雅的强国应敌之策,导致灭亡。清初,顺治帝立,听用党崇雅的理财明刑仁治之策,故能兴勃国家,为“康乾之治”,为疆土和实力的全盛,开创了局面,奠定了基础。
党崇雅在老年,为当时的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为民请命,减免贡赋,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乾隆府志》称;党崇雅“累官户部左侍郎。国初,以原职补用。拜大学士,度支转运。更定《大清律》,”,“概其相业,亦有足观”。评价十分贴当。
(5),党崇雅的诗文集。
清乾隆《凤翔府志》,录有其诗文二。即贾大司马修栈记文一篇,栈道诗一首。有三草集;《图南草》,《意先草》《愤(焚)愤草》集。
党崇雅的儿子举人党恂如,与妻李氏由京邸归过容城,值追寇者误疑,欲胁去。怒骂,被杀几死。惊恐致疾而亡。老年丧子,对党阁老打击过大。
三,对于相关问题的看法与建议。
(1),关于党崇雅的研究与学术动态的评价。
目前,以宝鸡市政协编写的《神秘的宝鸡》,市志办梁福义先生的《宝鸡史话》,市文物局张润棠的《宝鸡英才》等书著中,对于党崇雅的叙述和解析,比较客观公正。以长安大学图书馆李均宏的《党崇雅年谱》,《党崇雅研究》,比较丰富。
全国和本地学者,在对党崇雅的人物历史评价中,聚讼纷纭,见仁见智。有些观点,直接沿用前朝的个别用词和结论。或以其他考证不足的,晚出的手抄本的感慨和“窃臆”为依据,这就有可能影响,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公允性。
所谓“从贼论”,沿用南明小朝廷的用语。不加引注地称起义军为“賊”。而且与实际治罪等级“名单”,也有出入。南明后嗣王福王(弘光)时,由刑部尚书解学龙所奏定的“治从贼狱”案名单,第一批中,曾列有党崇雅之名。但在后来的刑部定名的一百七十九名名单中,未列党名。只提出何瑞辉,党崇雅等二十三人,“俟(si )三年后定夺”的结论。
其实,所谓“从贼”之论,贼亦非贼。从亦非从。立论难以成立。
明代的宪副使之职,是宪台---提刑按察的副职。曾为“山西(宪)副使”的扶风王秉鉴,倒被列在南明“从賊案”的第四等之中。曾被列入案中“应戌拟赎者十五人”之一。后来,随着明朝的迅即灭亡,王秉鉴,也来不及戌边赎罪,便告还乡了。专门致力于绘画葡萄的精益求精。象他的先祖御史王纶一样,辞去了高风险职业,在故里安度了晚年。
清初的旌表前朝节臣令,以及乾隆时的稳定吏心的《贰臣》论,其出发点与动机指向,也不在于矛头回指,翻历史的旧账。而在于巩固后来的忠贞不二的臣心。党崇雅的一位孙子,被朝廷重用为侍从,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学术界的不少观点。大有“从师”,“从友”之续。比如,王应西的观点,从其内弟刘重日(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的观点,李伯勋从同校历史老师王应西的观点。至于杨参政从谁的观点,尚需深入探讨。   杨参政,是省文史馆馆员,他一生经历民国,北洋军阀,旧中国,弃暗投明,走向新中国,领取馆员津贴。他高龄撰文,称党崇雅“三易其主”,结论似乎是顶大帽子。对所“从”和所“易”之主,未做具体分辨。
本籍名人中,党崇雅与本籍人杨畏知的比较论,也有“褒明”,“贬顺”,“贬清”的复杂偏向。因此,应该以历史唯物论为依据,来客观公正地对党崇雅,进行再认识和再评论。
杨畏知,宝鸡人。曾为云南副使,与张献忠起义军部将孙可望为同乡。双方曾有三条匡明约定。明永明王入滇。杨畏知,受大学士之职。孙可望,因乞封“唐王”称号未果,先杀南明小朝廷中的三位阻封大臣,后又诱杨至贵阳,而被杀之。后被迁葬于宝鸡市北庵祖籍坟茔。
(2),对党崇雅从政的社会大背景的具体分析。
党崇雅,生活在一个王朝更替,利益冲突激烈的社会大变动的时代。明王朝末期的腐败和清王朝初期的兴盛;农民起义军的武装反抗与长途征战的刀光剑影;朝野间阉党与东林党人的尖锐对立;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与王夫之的“针砭时弊”的救世理论与主张的未被采用;崇祯皇帝,虽铲除了魏忠贤自天启以来的权珰之患,但是,对于党崇雅的治蜀治国之策,却难以认真采纳。面对衰败的气数,均难有回天之力。
党崇雅,仕明近二十年,基本未有较大的致用与作为。党崇雅也曾感慨道;“国步多艰,谁为中流击楫”。明朝亡于甲申之岁,他也花甲于甲申之年。
在大顺政权中,党崇雅,也只干了个“开津门”,“进京门”的向导和户部资料顾问的角色。起义军退出京门,已经与他没有多大的干系。
仕清的十年,是党崇雅大展才能的时期。三年户部,七年刑部的任职,功业匪浅。党崇雅,为清朝的“充实国用”和“轻刑仁治”,为社会安定与经济繁荣,确实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3),对于开发和利用党崇雅文化资源的具体操作。
我建议;开发和利用地方名人党崇雅文化资源,发展贾村塬旅游观光事业,要做以下四点;
首先,要筹建《党崇雅纪念馆》。通过文图并茂的板面式展览,客观公正地展现出党崇雅的生平功业。
其次,要高瞻远瞩,从建设全国清史研究基地和清史稿资料库的高度,从宝鸡市区的历史名人与乡村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方向,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来运作这个课题。
第三,继续充实党崇雅资料。宝鸡市中山西路原西府宾馆东,有宝鸡大公馆。为党崇雅在县城内的公馆。土木古建体量,可称上乘。该馆地址,曾为辛亥革命拒清西路军万炳南,甄寿珊将军的指挥机关。解放后,为宝鸡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开会与代表合影的地方。从旧照片,仍可睹见公馆旧貌。
对于已经发表,出版或已经编写成的有关党崇雅的《年谱》,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电视剧剧本,也应该在这次学术研讨会议之后,从观点,史实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充实,提炼和纠错。
在纠错方面,典型的如,《年谱》中,有“臣母八旬”,“臣年七十”的年龄,可能系漏字之误。称起义军为“賊”,实令今人不解;党崇雅死后十九年(1785),林则徐才出世。林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岂能成为党崇雅的人生信条?将“于姜”,释为“育于姜水”,可能忽略了以姜作为书斋名的《姜斎》的寓意,以及党丕显号“亦姜”的家风传承。
第四,对于党崇雅的研究,还可以与推动宝鸡四进士的深入研究相结合。为四进士所在的陈仓区,凤翔县和扶风县,深化古村文化与名人文化的研究,打开一个新的局面,起到一个更好的互相补充与促进作用。
(作者系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