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呼吸困难1.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称为“三凹征”,常伴有频繁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喘鸣音。见于急性喉炎、喉水肿、喉痉挛、白喉、喉癌、气管异物、支气管肿瘤或气管受压等。2.呼气性呼气困难:呼气显著费力,呼气时间延长而缓慢,伴有广泛哮鸣音。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肺心病=原发病,COPD 多见+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病因:COPD 最多见)。二、临床表现(一)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1.原发疾病表现:COPD。2.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体征:(1)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区 P2 亢进。(2)右心室肥大心浊音界向左扩大,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剑突下触及心脏收缩期搏动。(三剑客 PK)(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多由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诱发。1.呼吸衰竭。2.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伴触痛,肝颈静脉反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腹水。(“两个脖子一条腿”+肝大)
原发性高血压1.诊断要点: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 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高血压危象:高血压病史+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气急,视力模糊+血压过高(高血压急症 BP>200/130mmHg)。3.高血压脑病:脑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神志改变,抽搐、昏迷。4.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中青年+舒张压持续≥130mmHg+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气急,视网膜出血。 心绞痛1.典型心绞痛发作(1)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心动过速等可诱发,胸痛发生于诱因出现的当时。(2)部位: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放射至肩、左臂内侧甚至达无名指和小指,边界模糊,范围约一个手掌大小。(3)性质:常为压迫感、紧缩感、压榨感,多伴有濒死感。(4)持续时间:一般短暂,约 3~5 分钟,很少超过 15 分钟。(5)缓解方式:去除诱因和(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2.心电图:超过 95%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出现相应导联 ST 段水平型下移和/或 T 波倒置。 心肌梗死1.临床症状(1)疼痛:多无诱因,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濒死感。(2)心律失常。(3)低血压和休克。(4)心力衰竭。2.心电图(1)起病数小时内,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 T 波。(2)数小时后,ST 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抬高。(3)数小时至 2 天内出现病理性 Q 波。3.血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4.治疗:再灌注治疗:起病 3~6 小时最迟在 12 小时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 消化性溃疡1.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在一定情况下,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而发生的慢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胃酸在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是 DU 发病的重要因素。胃酸分泌增多是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特别是 DU 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2.临床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体征多不典型。3.复合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存在活动性溃疡称为复合性溃疡,DU 常先于 GU 发生,男性多见,易并发幽门狭窄和上消化道出血。4.并发症(1)出血。(2)穿孔。(3)幽门梗阻。(4)癌变。
肝硬化一、病因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我国由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常见,国外则以酒精中毒多见。二、临床表现1.代偿期:症状轻微,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恶心、上腹部隐痛、轻微腹泻等,症状多呈间歇性。查体示肝脏轻度肿大,质地偏硬,无或轻度压痛,脾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功能检查多数正常或轻度异常。2.失代偿期(1)症状①全身症状:消瘦、纳减、乏力、精神萎靡、夜盲、浮肿、舌炎、不规则低热等。②消化道症状: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易腹泻。(2)腹水、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三、腹水检查:一般为漏出液,如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则透明度降低,比重增高,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黏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腹水呈血性,应高度怀疑癌变,应做细胞学检查。四、肝穿刺活检是确诊代偿期肝硬化的唯一方法。若见有假小叶形成,可确诊。
慢性肾小球肾炎1.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病程长,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晚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2.治疗:主要目的是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并发症。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加速病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尿蛋白<1g/d 时,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尿蛋白≥1g/d 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首选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 ACEI 或 ARB,一般需联合用药,血压控制不达标时联合应用钙拮抗剂、β 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