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威尔第 奥赛罗

 昵称62209711 2019-03-12

第一幕

十五世纪晚期,塞浦路斯岛。岛民们聚在港口边祈祷海上的狂风巨浪停息,出外抗击土耳其人的舰队能够平安归来。摩尔人奥塞罗(Otello,男高音),岛上的总督,威尼斯军队的将军,他带着舰队抵达港口,打了胜仗又闯过了暴风雨,人们办起了庆功宴来迎接他。奥塞罗的副官依阿戈(Iago,男中音)却冷眼旁观,他心里怀着恶毒的怨恨正在酝酿报复计划。他找到为了追求奥塞罗的新婚妻子黛丝德蒙娜(Desdemona,女高音)而上岛的花花公子罗德里乔(Roderigo,男高音),发誓要帮助罗德里乔得到那个威尼斯美人,说不久黛丝德蒙娜就会厌倦她的摩尔人丈夫而改投罗德里乔的怀抱。为了使罗德里乔相信自己与他是一边的,依阿戈便说奥塞罗把一次提升的机会给了卡西奥(Cassio,男高音)而不是他,所以仇恨将作出回报,两个人开始密谋。庆功宴还在继续,眼见一边的卡西奥拒绝再喝酒的时候,依阿戈便提议为奥塞罗的新婚妻子干杯,无法拒绝的卡西奥终于喝醉了,受了依阿戈的挑拨,他与罗德里乔起了争执,后来竟发展成一场决斗。混乱中,试图分开两人的前任总督蒙塔诺(Montano,男低音)也受了伤。奥塞罗闻讯赶来,依阿戈在他面前歪曲事实,将责任都推到卡西奥身上,不满的奥塞罗取消了卡西奥新近的升职,将众人遣散。事情结束后奥塞罗回到他的新娘身边(爱的二重唱:夜幕低垂),他们回忆着初恋时的甜蜜,奥塞罗讲起自己艰苦的童年及所经历的那些残酷的战役,黛丝德蒙娜深深爱着自己英勇的丈夫,而奥塞罗十分赞赏妻子的纯洁,美妙的时光匆匆过去,不知不觉中月影倾斜。[1

]第二幕

城堡一个朝向花园的房间。无故失了大好前程的卡西奥十分后悔,依阿戈安慰他,说如果去找黛丝德蒙娜为他求情,那么他将官复原职,因为奥塞罗很爱妻子,必定会听她的话。等卡西奥一离开视线,依阿戈便宣称自己只相信邪恶之神(咏叹调:信经),他认为自己从出生便是卑贱的,他是人,所以他就是个恶棍,命运注定要不公平,诚实的人是傻瓜,人生毫无意义,他相信他所思所行的邪恶,那些正直的人都是虚伪的演员,无论外表或是内心,他的存在便是一个谎言。

卡西奥到花园中找黛丝德蒙娜,依阿戈则不经意的向刚进门的奥塞罗提黛丝德蒙娜的忠诚。奥塞罗因为自己的妻子的美貌而醉心不已,他想说些赞美的话,而黛丝德蒙娜却用卡西奥的降职问题来烦他。奥塞罗将黛丝德蒙娜为他擦汗的手帕扔在地上,黛丝德蒙娜凄惨苦的要奥塞罗看看她的脸,爱情就写在她的脸上,而奥塞罗却低垂着头心痛的自问是否因为自己肤色太黑或已年纪老迈才使得妻子不再爱他。女仆伊米丽娅(Emilia,次女高音)将手帕拾起来,黛丝德蒙娜并没有留意,她正急于使奥塞罗恢复平静,注视着一切的依阿戈从自己的妻子伊米丽娅那里将手帕抢走,他得意的称之为“爱情的罪证”、“陷害人的宝贝”。奥塞罗表示要独自呆一会儿,为了使奥塞罗的怀疑加深,依阿戈在众人离开后悄悄的回到奥塞罗的身边。依阿戈眉飞色舞的煽风点火,他编造了一个关于卡西奥乘奥塞罗熟睡时跟黛丝德蒙娜倾心私通的故事,并且还提到在卡西奥的手中见到了黛丝德蒙娜的手帕。起初奥塞罗只是半信半疑,渐渐他落入了依阿戈的圈套,心里生出恨意,发誓要向那些背叛他的人报复(二重唱:向天发誓),依阿戈低着头暗自称快。

第三幕

在军营的库房中,依阿戈告诉奥塞罗他的妻子将提供黛丝德蒙娜与卡西奥在一起的新证据,这个时候黛丝德蒙娜进来。奥塞罗试图平静的说话,可是黛丝德蒙娜反复的重提卡西奥被降职的话题,奥塞罗询问那块他送给她的手帕在何处,她却不在意的回答说忘记了。奥塞罗的内心受着巨大的煎熬,他指责妻子不贞,并羞辱她,说她淫荡不堪,黛丝德蒙娜伤心的离去。独自一个人,奥塞罗跪倒在地上,大声呼唤,再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像这一件如此折磨他了(咏叹调:天,为何要这么对待他)。依阿戈带着卡西奥来了,奥塞罗将自己隐藏在阴影中。依阿戈问起卡西奥与他女友的事情,听不到他们对话的奥塞罗顺理成章的把卡西奥脸上的笑容联系到黛丝德蒙娜的身上,他认为卡西奥是在讥笑他。接着,依阿戈拿出用欺骗得来的手帕说是要送给卡西奥的女友,卡西奥接过来细细的观赏者,赞叹那上面精美的图案及美妙的芳香,而认为手帕代表了妻子不贞的奥塞罗像死一般的痛苦,看着那背叛的证据在阳光下展露,他的爱情将他的心撕裂。突然城堡处传来响亮的喇叭声,宣告有一位要人从威尼斯来到,依阿戈与卡西奥前去迎接。奥塞罗从阴影中现身,他的面孔扭曲,双目充血,多少爱变成了多少恨,甚至尤过之,在他漆黑的脸上刻着恐怖的誓言,只有死亡能够安慰他。摩尔人奥塞罗走下台阶向大使罗德维考(Lodovico)致意,新的人事命令被发布,他将被调回威尼斯,而卡西奥要代替他成为塞浦路斯的总督。听到这个安排,几乎要失去理智的奥塞罗当着众人的面将妻子推倒在地,咒骂她,大使将黛丝德蒙娜带离。相信自己已经一无所有的奥塞罗近乎崩溃,他绝望的吼道:“仇恨如同狮子!”

第四幕

深夜,伊米丽娅在整理女主人的床铺,黛丝德蒙娜到现在还不了解为何丈夫性情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心中怀着恐惧,她唱起了一首悲歌,讲一个被爱人抛弃的女子的故事(咏叹调:杨柳之歌)。一边唱眼泪一边止不住的滚落,心竟撕裂般的疼痛,窗外的清风也叫她颤抖,她热情的跟伊米丽娅告别后跪在床边祈祷(咏叹调:圣母颂)。奥塞罗进来的时候黛丝德蒙娜已熟睡,一个吻将她惊醒,奥塞罗问妻子是否做过祈祷。嫉妒使人变聋,奥塞罗听不见妻子无辜的辩白,他亲手将黛丝德蒙娜扼死。伊米丽娅在外面敲门,她说卡西奥杀死了罗德里乔,当她进屋看到死去的黛丝德蒙娜时惊骇的尖叫起来,卡西奥和罗德维考赶来,害怕事情败露的依阿戈逃走了。意识到自己所造成的可怕悲剧,奥塞罗拔出一把隐藏在怀中的短剑刺向自己,他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紧紧拥抱住渐渐冰冷的黛丝德蒙娜,祈求一个已不可能实现的吻(咏叹调:再一个吻——“没有人会再惧怕我/因为此刻将是我生命的终点……/光荣啊/奥塞罗失去了一切……/而你,你是如此苍白、美丽/就象是在邪恶星空下诞生的婴孩/啊!死亡啊/是我,我亲爱的妻,是我将你杀死的/现在我的死神也来找我了/……什么都不求/只要再一个吻……”)威廉·莎士比亚 [1]

创作背景

剧情大致是:在与土耳其人作战后,人们向奥赛罗欢呼胜利。阴险的旗官伊阿古因为没有被奥赛罗选为副将而怀根在心。他在庆祝胜利的酒宴上用激将法灌醉了副将卡西奥,挑起了一场械斗,导致奥赛罗解除了卡西奥的职务。伊阿古没有满足,他鼓动卡西奥请求奥塞罗的妻子苔丝德蒙娜为其说情,并利用苔丝德蒙娜失落的一方手帕做伪证,揭发她与卡西奥之间所谓"奸情"。随后他又制造种种假象,致使奥赛罗陷入圈套,丧失了理性,杀死了无辜的苔丝德蒙娜。最后伊阿古的妻子爱米丽娅挺身揭发了她丈夫的阴谋,奥赛罗才如大梦初醒,追悔无及,最后在爱妻身边拔刀结束了自己英雄的一生。

在这部歌剧中,威尔第以丰富的音乐形象展现了莎士比亚原著里壮丽动人的故事。《奥赛罗》集中体现了威尔第几十年的歌剧创作经验,他吸取了瓦格纳"音乐剧"的某些创作手法,更加注意发挥乐队的表现功能,使音乐语言与剧情结合得更紧密,从而加强了歌唱的戏剧性。同时,旋律刻划与中期作品相比,更见深刻而富于情感。

威尔第很早就开始倾心于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1865年时,威尔第曾将麦克白改编成歌剧,但当时的首演并不成功,于是他的“威廉·莎士比亚情节”就一直保留在心里。当轰动世界的阿伊达(1871)问世后多年,威尔第令人惊讶的暂停写作歌剧,这期间他虽然不间断的写了一些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1871年,威尔第为意大利爱国诗人马佐尼的逝世谱写著名的《安魂曲》),但主要是在为他的下一部歌剧做准备。

结束了超级华丽的《阿伊达》,威尔第开始思考他的下一步,要如何打破他在《阿伊达》中创造的高度,这时他想到了威廉·莎士比亚的“Otello”,毫无疑问那部戏剧中极度悲痛、赤裸裸的对于人心的描写将是一个艰巨的挑战。1880年,威尔第找到了他一直以来的合作者——19世纪著名的诗人博依托,请他写作《奥塞罗》的歌剧脚本。博依托将莎翁戏剧中文艺复兴时代(Raissance Age)的精神融合进在十九世纪兴盛的浪漫主义(Romantic Age)精神中。浪漫主义时期,对于那些“黑色”浪漫英雄的崇拜可谓达到了顶峰,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那样仅仅探讨人的内心世界与外表行为之间的差距,而是更直接的关注人的本质,认为人性本恶,在《奥塞罗》中“依阿戈”(Iago)这一角色堪称典型,博依托甚至曾想用“依阿戈”这个名字来命名这部歌剧。如果说在其后博依托为威尔第的法尔斯塔夫所创作的法尔斯塔夫身上有着永远否定人类真善美的恶魔的影子,那么《奥塞罗》中的依阿戈则更象是恶魔在人间的化身,其一曲“信经”(credo)是那么赤裸裸的,完全没有了威廉·莎士比亚戏剧中遮遮掩掩的虚伪,充分反映出两个时代对于人物的不同看法。

在博依托巧妙改编威廉·莎士比亚原作的基础上,威尔第将威廉·莎士比亚的诗意和人物转译成极富天才的音乐。作品中没有瓦格纳的成分,几乎没有什么分曲,也没有主导动机。人声与乐队间的平衡得到出色的处理,乐队始终存在,并以最节约的方式产生出最深刻的效果。

威尔第的《奥塞罗》删去了莎翁原著中的第一幕,以其第二幕第一景暴风雨场面开始歌剧,狂乱不规则的音乐象征着奥塞罗暴烈的个性,而原著第一幕中的一些细节都安排在后来的几首二重唱中。威尔第只为剧中的主要角色写独唱曲,这样即可突出其重要性,又将他们的内心世界表达清楚,而戏剧性冲突则靠重唱及声部对位来表现。如第二幕花园中的重唱,三种不同风格的曲调暗示了黛丝德蒙娜、奥塞罗和伊阿古之间悲剧性的冲突。之后的四重唱气氛更加激烈,出现了三层交叉的冲突,互相不知道心意的奥塞罗与黛丝德蒙娜,以及他们与暗地里谋划阴谋的伊阿古,为了黛丝德蒙娜的手帕与丈夫发生争执的女仆爱米利娅,四个人之间隐含的危机在舞台上呈现出尖锐的讽刺意味。威尔第为几个主要角色写了代表他们各自个性的音乐,当中只有奥塞罗的音乐会转变,当他落入伊阿古为他所设的陷阱时,他唱起了代表伊阿古的回旋式旋律,而当他怀疑妻子不忠时则用属于黛丝德蒙娜的旋律来讽刺她,这种角色之间的音乐借用暗示出人物性格的复杂化。另外,威尔第安排了两个音乐动机来串联起整个悲剧性的剧情,第一幕预示混乱与阴谋的“饮酒歌”以及第四幕黛丝德蒙娜所唱得预示悲剧结尾的“杨柳歌”。

整部歌剧音乐的发展象征着奥塞罗人格的转变。一开始,他以高贵勇敢的英雄姿态出现,但暴风雨的主题预示了他个性中的暴烈,接着伊阿古设计陷害他,他的内心从怀疑到震怒到杀机浮现,音乐也不断地从平静到狂乱。其中分化出一对矛盾,就是奥塞罗对于妻子的信任,代表伊阿古的回旋式旋律充斥着诡异邪恶的感觉,整个信与不信的过程中反复出现这种旋律,最后由奥塞罗唱出,暗示着他已彻底受伊阿古的控制,对妻子的感情由爱至恨。从恨中引发出的便是死亡的主题,爱情的动机伴随着奥塞罗的幸福平静与快乐,怀疑的动机则使他受着嫉妒的折磨,痛苦、狂暴,进而出现杀人的动机,这时音乐层层交织达到了高潮,然后一个回落,矛盾的出现了悔恨的主题及爱情的动机,紧接着重复杀人的动机,代表了奥塞罗精神上最终的崩溃,这个看似能够征服一切的英雄选择了自杀来结束他悲惨的命运。

这部歌剧1887年2月5日于兰斯卡拉歌剧院的首演轰动了全城,民众聚集在一起久久不肯离开,他们口中高呼着:“威尔第万岁”。也确实,威尔第用这部歌剧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奥塞罗》打破了他在《阿依达》之后长久的沉默。[1]

 【内容摘要】文章从艺术角度出发,对《奥赛罗》这部歌剧的人物形象设计、艺术手段运用、故事情节编排进行探究,以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审视威尔第这部经典歌剧的魅力。 

  【关键词】威尔第歌剧 《奥赛罗》 人物艺术形象特征 艺术手段表现方式 故事情节设定 

  歌剧《奥赛罗》的故事内容,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小说。威尔第在将这部经典之作带入歌剧中时,在基本保留莎翁原著元素的同时,以独特的个性手法,将故事主题和人物特性进行了大胆发挥,使这部作品的艺术表现和深刻内涵都比原著得到拓展。对原著中人性思考和悲叹命运的无奈之情,都要比原著更加深厚有力。歌剧《奥赛罗》自登台亮相之后,就以其非凡的艺术魅力征服了观众,成为歌剧艺术领域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一、人物形象的艺术特征 

  威尔第歌剧《奥赛罗》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秉承原著风格,兼顾歌剧表现需要,注重对人物心理描写,通过肢体语言和优美唱腔,将人物性格和精神表现出来。在舞台上,威尔第更加注重对人物本质和审美气质的塑造。在审美表现上,歌剧《奥赛罗》保留人物的原始性格特征,但在不同环境中,又注重赋予他们适应环境的不同审美和气质特点。这些气质特点,有时豪迈,有时威严,有时温情,随着剧情起伏变化而变化。在原著中,奥赛罗的英雄气质更加深厚一些,而歌剧中的奥赛罗因艺术表现手法的感染力,使他增加了悲壮感,主角悲怆的唱腔和人物气质的悲情塑造,使这种体会更加浓烈。如在演唱“永别了神圣的回忆”和“上帝赐予我苦难”这两个唱段中,音乐的低缓、唱腔音色的哀婉,都烘托出主角奥赛罗悲情的一面。 

  在歌剧即将结束之时表现奥赛罗临终前的音乐处理,就像是对奥赛罗一生的总结,曲调前扬后抑、富有变化。将奥赛罗由一个可敬之人,逐渐转变成可悲可叹之人,这正是对他一生历程的写照,使他的性格和情感发展得到统一。女主人公苔丝德蒙娜的人物设计也体现出原著精神,将她纯洁善良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其人生梦想遭到毁灭之时,悲剧色彩的强烈反差,使苔丝德蒙娜的凄美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实,让观众对其悲惨的人生落泪。威尔第忠实保留了莎翁原著情节,在舞台上将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以及个人形象的塑造、性格冲突,都表现得更加深刻,使这部歌剧的人文艺术感染力,通过不同人物的表现,更能体现其哲理性。 

  二、艺术手段的表现形式 

 威尔第在歌剧《奥德赛》情节安排上,有着独到的表现手段,他没有按照传统的“三一原则”体现故事情节,而是以一明一暗两条线路来展开故事走向。明线是以奥德赛的爱情为基准,暗线是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这两种故事情节路线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使故事情节和社会发展得到互补,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部歌剧的剧情宗旨。威尔第在剧情表现上,很好地运用音乐与戏剧结合的特点,在不同场景中充分利用歌剧、音乐剧等不同表现方式,来叙述故事情节,很好地将戏剧矛盾冲突合理地进行处理。威尔第用独唱、重唱、合唱和音乐相配合的形式,将原本分散的叙事情节在舞台上集中体现,使观众能够在一个场景中感受到歌剧对故事冲突的驾驭能力,使歌剧的特点和魅力更能被观众接受和喜欢。如在表现第二幕和第三幕的故事内容时,如果按照单一叙事方式,这里将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威尔第在这里的处理过程,是将威尼斯和圣马可之狮作为舞台背景,这两处的故事就完全可以在此展开,体现使节到来可用号角音乐陪衬,奥赛罗和阿古阴谋的谈话使故事进入高潮,也调动了观众急于探究事件结果的迫切心情。 

  三、故事情节的艺术性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自问世之后,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在经威尔第歌剧改编加入音乐因素之后,整个故事的抒情成分大大增加。这使得歌剧《奥赛罗》比原著更有打动人心的抒情成分。在歌剧中,艺术的设定处理除将人性进行抒发之外,还通过艺术手段将主人公对爱情、对人生的感悟进行抒发,结合相关唱段使这种抒情体现得更加生动感人。歌剧《奥赛罗》的故事编排中,掺杂了很浓厚的悲剧成分。在《奥赛罗》中,悲剧的成分涵盖多种,有人生悲剧、命运悲剧。在我们看来,奥赛罗与苔丝德蒙娜的感情纠葛过程中,由幸福逐渐转化到困惑再到淡漠,这里就体现出他们人生经历的悲剧成分。观众目睹他们感情变化的同时,失落悲怆之情油然而生,这也是歌剧在感觉上超越原著的特点之一。威尔第以他对故事和人物内心的理解,以感人的艺术手法,将悲情理念尽情宣泄,在歌剧《奥赛罗》中,威尔第完全忠实莎士比亚原著,将其灵魂所体现的内涵,运用到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描写,使得这部歌剧成为再现19世纪社会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威尔第的创作之路严谨,他并不是一味追求简单模仿原著中的生活,而是经过提炼加工,使其真实特性以歌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在音乐和歌剧的完美结合中获得突破,使歌剧的艺术表现贴近生活并更富有现实性,《奥赛罗》正是他长期总结钻研的结果。威尔第在这方面的杰出表现,使他获得了“歌剧中的莎士比亚”称号。 

结语 

  威尔第歌剧《奥赛罗》,将莎士比亚原著的感人情节、优美的意境完全继承。同时根据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歌剧舞台所要表现的不同设定,使得这部歌剧在表现上比原著更加感人。在悲剧情节渲染上,更能够抓住观众的心。同时,威尔第在歌剧创作中,将现实社会中的美丑融入歌剧中,使他的歌剧在体现原著内容基础上,能深刻反映当时社会问题。威尔第对这部作品的细节处理得十分精准,无论戏剧性、抒情性还是悲剧色彩,都使这部歌剧表现出不一样的神采,给人以更多的思考和美的享受与启迪。正是威尔第不俗的艺术表现,使他毫无争议地获得世界歌剧艺术大师的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