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大会第六课

 一滴水12345 2019-03-12

《中国诗词大会》是这个早春里,你我最美的心灵之约

第四季诗词大会第六场(视频)↑↑↑

第六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开场白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和儿女们的纽带是来自血脉的,所以我们无论走的有多远,走得有多久,我们都会忍不住回望出发的起点。那是孟郊心中的三春光辉,那是杜甫梦里的香雾云鬟,那是王冕笔下的萱草花生,千百年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亲的样子,从来没有就改变过。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用爱和思念编织成最美的诗篇,献给我们的母亲,献给我们的家。

嘉宾寄语

王立群寄语

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一封家信,它也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一个口信。希望大家为了亲人的微笑,为了祖国的明天,杂今天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风采。

康震寄语

刚才董老师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让我也想到了另外一首写慈母的诗,就是元代的大诗人王冕,他自己有一首诗叫《墨萱图》,这首诗说:“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我们衷心地祝愿天下的母亲,听到这美好的诗词,对她们的祝愿,她们能够永远健康,幸福和快乐。

百人团

年龄在12岁以下小朋友们组成的少儿团: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12岁以上的在校学生组成的青年团: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工作人员组成的百行团: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

两两组成的搭档团: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

预备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

请从以下十二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宋诗。

答案:儿童急走追黄蝶。出自《宿新市徐公店》

康震点评

杨万里写的诗,非常地有妙趣。人们把他写的诗叫作“诚斋体”因为他的书斋名字叫诚斋。杨万里也做过很大的官,宋代人这个文学家跟唐人不太一样!宋代的文学家,做大官的很多。做学问的也很多,所以他们的诗里头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浓浓的趣味。比方就拿这首诗来讲,讲的是春的事情。他这个春写的真是实在是太好。篱落疏疏一径深,篱笆扎得稀稀落落的,这个小道也窄窄的。树上这个花,刚刚开始落,落了以后,叶子还没长起来,所以底下还没有形成树荫,然后油菜花长起来了,这个油菜花是黄色的。咱家小朋友要去追这个黄蝴蝶,追来追去回来的时候,给妈妈说蝴蝶不见了。为什么呢?因为发现田里边全都是黄蝴蝶,其实那黄蝴蝶都是油菜花。所以这就叫妙趣,总是让你会陷入一种,小小的沉思里边,觉得这里边蕴含着某种道理。你得想一想得停下来。如果唐人写诗,就不会这样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直接就给你表白了。但是呢宋人不是这样,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像写论文一样,可是杨万里这个诗就像他的“诚斋体”一样,取法自然,一切的思考都是从自然当中来的,但是又充满了这样的一种童趣,实在是宋诗当中典范之作。

2

偷采白莲回,请接上句。

答案:小娃撑小艇。出自白居易《池上》

康震点评

这个诗白居易已经63岁的时候,有充裕的时间,在那跟三五个朋友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小河边上,发生的这个有趣的事情。我都想象的到白居易,他们当时可能是捂着嘴。看着这小孩儿说你看这孩子多傻,自以为聪明,偷了一堆白莲堆在船上,然后呢,你应该绕着在莲花从里走。结果把船撑出来,在湖面上,大摇大摆地划出一条水道。你是让人逮你,还是让人看你偷的好,所以这里边充满了一种童趣。这种童趣是说明,诗人现在早已经不再关注。什么朝野之上的变动。而关注什么啊?关注身边的,小小的生活的细节,说明他开始过日子了。他关注的焦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你看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孩子真傻,还是不老到。要让老夫去偷的话,肯定别人也找不到。

王立群点评

白居易为什么有这样的童趣?和他的经历有关,白居易第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叫金銮。有了这个女儿以后,白居易你不知道他多高兴了,他当时也有朋友圈,当然不是微信圈,诗圈!他在这个圈里边,晒她的小女儿的手,晒她的脸,晒她的服装,写了很多诗。但是后来很不幸,他这个第一个女儿,三岁的时候夭折了,所以他很悲痛。所以白居易一生三个孩子,夭折了两个,只有老二阿罗活下来了,所以白居易对他的这个孩子,特别疼爱,我们从他的大量的诗篇中间,你现在从《白氏长庆集》中间。你去通读的话可以看到大量的,晒她子女的诗。所以他的童趣,应当说和他的经历有关。

3

仔细观察画中儿童的动作,请问以下哪项诗句描写了图中的儿童游戏?

A.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自:胡令能《小儿垂钓》

B.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出自:《春日田园杂兴》

C.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出自:叶绍翁《夜书所见》

答案:B

董卿点评

这个真的是画的惟妙惟肖,你看那穿红衣服,蹲在地上那男孩儿,还使劲拔草。

请从以下九个字中,识别一句五言唐诗。

答案:花间一壶酒。出自李白《月下独酌》

康震点评

李白的《月下独酌》一共有四首,而且每一首都有他自己的个性,特色是不同的。如果你要是认为花间一壶酒,当时他就很孤独,孤独的要命,那就错了。李白从来都不会让自己,真正陷入深刻的孤独当中,所以他在另外的《月下独酌》里边说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在这首诗里头重点要表达的,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情怀。怀才不遇也是暂时的。对你李白来讲,寻求未来的前途,未来的光明,那才是永恒的。所以我们说《月下独酌》这四首首好像是四架屏风一样。展示的是李白四种,完全不同的个性,但是贯通起来都是酒,没有了酒,没有了明月,没有了白云。李白的诗就不是李白,就不是太白明月了。

以下哪一项乐器与画中的乐器相同?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B.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C.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答案:A

补充:《听琴图》宋代绢本工笔设色绘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者传为赵佶。

王立群点评

这一个《听琴图》,很重要的一点。蔡京在上面题了四句诗。这四句诗是这样说的。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蔡京这个人是个不太好的人,奸臣。但是蔡京,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书黄米蔡。他用了一个“灶下桐”的典故。灶下桐就是焦尾琴,他这个典故用的是蔡邕的典故。东汉时期的蔡邕是一个大音乐家,是蔡文姬的父亲,他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去。朋友家正在用那个桐烧火做饭,他听见桐木烧那个声音,他一听桐木一烧它炸裂的声音。他一听就知道,这个桐木太难得了!立即就把它拔出来,拔出来灭了火之后已经烧焦了一块。他用这个桐木做了一个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四大名琴之一的叫焦尾琴。个焦尾琴到南塘传给南唐中主李璟,又从李璟传给南唐后主李煜,又从南唐后主李煜传到宋代的宫廷。这个宋徽宗用一把名琴,弹了一段绝妙的音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