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生于苏杭,死葬北邙。”邙山一直是古代帝王将相理想的安息之地,也因此,形成了一个邙山古墓群。 564年,北周宇文护率大军攻打北齐,北齐皇帝高湛派出段韶、斛律光、高长恭迎击敌军。在段韶的诱敌深入计策下,兰陵王高长恭率五百轻骑冲出敌军包围圈,到达金墉城,兰陵王摘下脸上的面具,金墉城开,共同抗击敌军,北周军队丢盔弃甲而逃,这就是著名的“邙山大捷”,为此,士兵为兰陵王作《兰陵王入阵曲》。 这一战,宇文护在北周的威信降低,很快,宇文邕设计杀死宇文护,真正掌权;这一战,埋下了“无忧天子”高纬想要除掉兰陵王的种子,最终毒酒一杯,兰陵王身死。 好了,言归正传。邙山是位于洛阳城北的黄土丘陵地带,属于秦岭崤山余脉中间的一段,横亘在黄河南岸,地势开阔,风景宜人,土壤紧密,是安置墓穴的理想之地。
除此之外,南朝后主陈叔宝和南唐后主李煜也葬在这里。 陈后主和李后主都是亡国之君,生活奢靡,文学造诣又都很高,但细究起来,两人的不同是很明显的。 李后主继位后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南唐在他父亲李璟在位的时候已经是大厦将倾,被柴荣夺取了大片土地,所以李煜继位后一方面小心应付赵匡胤,能避则避,去除国号,暗地里又积极备战,最终李煜和赵匡胤不得不战,赵匡胤带两军同吴越国的一军联合攻打南唐,最终南唐灭亡,李煜做了亡国之君。从前喜欢写宫廷艳词的李煜转而愁绪万千,他思念故土山河,他悔恨山河破碎,整日以泪洗面。他的代表作是《虞美人》。 所以没有心肝的陈后主在隋朝又活了十六年,最终病死,葬在了邙山。而李后主却在北宋活了三年,就被宋太宗赐死,也葬在了邙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