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段锦学练方法之修养心性

 明月苍茫云海间 2019-03-12

尽管人们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目的、层次等各不相同,但要取得最优化的练功成效,仅靠形体活动、呼吸调整和意念运用的功法锻炼是不行的,还必须要加强心性的修养。修养心性既是练功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练功的基本内容和在日常生活中的扩展。古代养生家对此是有着深刻认识的,他们教授弟子往往不是先传授功法,而是要求先行“炼己筑基”之功。

所谓炼己,就是修养心性。《金丹论证》云:“已,即我心中之念。”《乐育堂语录》说:“炼已之功,即是炼心。”要将心性练到“因耳逐声以用听,则炼之以不听;目逐色以用观,则炼之以不闻;心逐感以用交,则炼之以不思……”的境界。健身气功·八段锦本是强调练形为主,为何又要重视心性的修养?因为练功虽有练形、练气、练意之不同,但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强调练形只是把意气统一于形,实际练功过程中神意仍是处于主宰地位。而“意为气之帅”,学练者原本可凭借自我意识更好地控制生命运动,但生活中的不良刺激一旦产生不良的意识冲动,引起七情的偏激,就会导致体内气血循行失常,从而危害自身健康。《抱朴子·内篇》告诫说“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黄帝内经》则指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涵养道德是心性修养的主要内容。现在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人,多注重功法的锻炼,而常常忽略心性的修养。虽然大多知道“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功从德上来,德为功之母”等格言,但多未能落实到实践中去。功法锻炼中运用意识,是增强神、意对形和气的控制能力,从而强化学练者自身的生命运动。涵养道德则是意识活动在受到外界严重干扰的情况下锻炼意识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说是更高层次的调心锻炼。一个人的练功时间总是有限的,只有在生活中始终注意涵养自身的道德,方能使精神宁静而不浮躁,意气中和而不偏颇,促使练功逐渐达于道,而不是滞于术,即所谓“道生之,德蓄之”。

到底如何涵养道德?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自觉。要深刻认识生活中如不注意心性的修养、道德的涵养,即使功法练得再好,也是枉然,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矛盾。其次要如理践行、以事炼心。要在生活中自觉地陶冶性情、砥砺意志、与人为善、树立正念、克己奉公和克服偏执,力求做到“无事时,敬在里面;有事时,敬在事上;有事无事,吾之敬未尝间断”,从而保持心情、情绪和感情的平稳。再者要反观内省、累功积德。

在“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的生活环境里,注重一时的道德涵养容易,难的是时时刻刻涵养道德,更难的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把握住自己的情绪,控制好自己的心情,不生不切实际的妄念,这就需要学练者不断的反省、超越自己,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平衡,维护内环境“阴平阳秘”的有序化,保持健康的最佳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