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 背景技术: 类风湿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累及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出现发热、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周围神经病变、眼病变、动脉炎等。中医病名历节风。历代医家对历节风病因认识不一。 目前的类风湿用药主要是消炎药、镇痛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消炎药、镇痛药只能缓解疼痛而不能起到治疗作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亦无法治愈类风湿,且停药易反复,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性和严重的毒副作用。所以,目前对于类风湿的治疗医学界普遍呈现比较消极的状态。本发明中药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巴戟天本品为菌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nalisHow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甘、辛,微温。归肾、肝经。功能与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用法与用量3 10g。贯叶金丝桃本品为藤黄科植物贯叶金丝桃HypericumperforatumL.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与归经辛,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用于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心胸郁闷,关节肿痛,乳痈,乳少。用法与用量2 3g。胡椒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nigrum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用法与用量0.6 I. 5g,研粉吞服。外用适量。九香虫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chinensisDallas的干燥体。性味与归经咸,温。归肝、脾、肾经。功能与主治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用法与用量3 9g。络石藤本品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 (Lindl. ) Lem.的干燥带叶藤茎。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用法与用量6 12g。金钱白花蛇本品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multinftusBlyth的幼蛇干燥体。性味与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用法与用置2 5go研粉吞服I I. 5g。金铁锁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金铁锁PsammosilenetunicoidesW. C. WuetC. Y. Wu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苦、辛,温;有小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胃脘冷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外治疮疖,蛇虫咬伤。用法与用量 O.I O. 3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鹿衔草本品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callianthaH. Andres或普通鹿蹄草PyroladecorataH. Andres的干燥全草。性味与归经甘、苦,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止血,止咳。用于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用法与用量9 15g。路路通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的干燥成熟果序。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用法与用量5 10g。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类风湿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巴戟天6份、贯叶金丝桃2份、胡椒I份、九香虫8份、络石藤8份、金钱白花蛇4份、金铁锁O. 2份、鹿衔草12份、路路通9份。下面结合中医理论说明本方明的有益效果 发明人认为治疗类风湿应以“温阳散寒,化湿通络”为主。本发明运用巴戟天、九香虫、胡椒,益肾、温阳、散寒;络石藤、金钱白花蛇、金铁锁、鹿衔草、路路通祛风除湿、活络通经;同时配合贯叶金丝桃疏肝解郁。诸药合用,从而温阳散寒,化湿通络,从根治疗类风湿。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8年4月-2010年7月间共收集75例类风湿的门诊患者,其中男45例,女 30例,年龄44-65岁,病程O. 5-4年。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25例。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试验方法 2.I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斯匹林片,按照说明书服用。疗程3个月。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I制得的胶囊,按照所述方法服用。疗程3个月。2. 2观察项目对实验前后关节红肿热痛、晨僵、全身性炎症等症状进行观察,实验室检测类风湿因子水平。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I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3. 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I。表I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η痊愈_好转无效不良反应例总有效率(%) 治疗组 $12(24%) 36 2 0 (0%)96%— 对照组 |25|θ (0%)\20 |5 |3 (12%)180%可见,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类风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I 称取巴戟天6g、贯叶金丝桃2g、胡椒lg、九香虫8g、络石藤8g、金钱白花蛇4g、金铁锁 ·O.2g、鹿衔草12g、路路通9g ;加8倍量水,煎煮I. 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用于治疗类风湿。口服,每天早、中、晚饭前20分钟各服一次。具体实施例2 称取巴戟天6g、贯叶金丝桃2g、胡椒lg、九香虫8g、络石藤8g、金钱白花蛇4g、金铁锁 O.2g、鹿衔草12g、路路通9g ;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I.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用于治疗类风湿。口服,每天早、晚饭前各服一次。具体实施例3 称取巴戟天6g、贯叶金丝桃2g、胡椒lg、九香虫8g、络石藤8g、金钱白花蛇4g、金铁锁 O.2g、鹿衔草12g、路路通9g ;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I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可制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颗粒剂。用于治疗类风湿。口服,每天早、中、晚饭前各服一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巴戟天6份、贯叶金丝桃2份、胡椒I份、九香虫8份、络石藤8份、金钱白花蛇4份、金铁锁O. 2份、鹿衔草12份、路路通9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巴戟天6份、贯叶金丝桃2份、胡椒1份、九香虫8份、络石藤8份、金钱白花蛇4份、金铁锁0.2份、鹿衔草12份、路路通9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类风湿。 文档编号A61K36/746GK102836243SQ20121030472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5日 发明者李新欣 申请人:李新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