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的孩子,在1岁左右就有意识地说出一些单音字或叠字,在2岁时已经能和成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但有极少数的孩子,1周岁过后,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此时,应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如果孩子全身各个方面均发育正常,这种现象可能与父母对孩子的语言训练不足有关,家长就应该为孩子创造说话的语言环境,和说话的机会,促使孩子开口说话。 1、对于一些比较缅腆和内向的孩子,父母应巧用心计,耐心引导,采取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开口说话。当你发现孩子喜欢动物玩具时,就给他买来各种动物绒毛玩具。又如学小白兔蹦蹦跳跳,边做动作,边学“兔”“跳”等字音,也是促使孩子开口说话的好办法。 2、有的家长对孩子照顾体贴入微,事事均包办代替,没等孩子说话,家长早已送到嘴边或手中,久而久之,使孩子没有说话的机会,而不开口讲话。当你发现孩子要喝水时,必须先让他说水,再把水瓶或水碗给他才行,而不说就不给,促使他开口。 3、有的家长不善言论,又很少与孩子接触,致使孩子没有模仿和交流的对象,而不会开口说话。此时,父母要付出爱心和耐心,给孩子充分的言语刺激,孩子会进步很迅速的。 孩子通常10至13个月间能开始说出有意思的话,少数孩子可能较早些,较慢的要到15个月,如果过了此月份还不能说,宜找医生检查,不要等到2岁才去检查,因为第二年是孩子需要学习很多语言的重要时刻,如果放任自流,将失去解决语言问题的机会。 如何训练幼儿张口说话1岁多的幼儿不会张口说话,父母往往非常着急。学说话这个过程确实相当复杂,既有幼儿想说话的意图与内容的组合,又有各发音器官肌肉协调运动的组合。怎样训练幼儿张口说话呢? 训练小儿张口说话,通常采用的是发音练习法。让幼儿与父母面对面坐在同等高度,注意看父母的口形。如果幼儿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可把他放在腿上与你的脸很近,让他不分心,必要时用一只手固定他的下颌,让他看成人说话的口形。首先从单元音开始练习:a、o、e、i、u、ü,然后练习辅音与元音拼出的字,如ba(爸)、ma(妈)、nai(奶)等。在教孩子发音的同时,父母可帮助他体会声音是从哪儿产生的。比如,发“妈”音时,帮助他把手放在成人的嘴唇和鼻子上,感觉发音时这个位置上发生的振动。然后鼓励他发“妈”音,并把他的小手放在自己的嘴和鼻子上来体会同样的感觉。 如何训练宝宝说话 (一) 几个月的宝宝,就要以温存的语调不断地说:“乖乖叫妈妈,叫爸爸……”也许您会想:孩子能听懂妈妈的话么?还不是白费劲?其实小儿语言的发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生后两三个月开始,孩子就会发出伊呀学语的声音,如a—a、h—h、k—k等单音,到半岁左右,孩子就会发出m-m-m-m、b-b-b-b等等声音,有些父母听后常常高兴得心花怒放,以为孩子真的会叫“爸爸”、“妈妈”了。其实,这还不是婴儿真正的语言,他更不懂词意,然而语言的发生就是从这儿开始的,所以说乳儿期称为“语言前期”。 要想孩子早点学会说话,从两三个月开始就要不厌其烦与孩子搭话,虽然最初宝宝听不懂母亲的话,但母亲或其他家人反复的语言会在孩子身上慢慢地起作用。语言可以刺激宝宝的听觉,而说话的口形及神态又在宝宝视觉中留下印象,反复重复多次以后,言词的声音便开始成为物体或动作的信号。 例如,当反复一面说“妈妈”、“爸爸”一面用手指着妈妈、爸爸,不断重复以后便在孩子头脑里建立起爸爸、妈妈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的联系,以后再听到“爸爸”、“妈妈”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形象来,当问“妈妈在哪儿”,孩子就会用手指出妈妈来。 从出生10个月起,孩子逐步在词音、物体或动作联系的基础上,过渡到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并逐步懂得词的意义。在听懂词义之后,从模拟成人声音开始,经过不断强化之后,就能说出来,这就是小儿语言的发生过程。孩子只有在与成人不断进行语言交流中才能逐步丰富自己的语言。因此,妈妈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跟他搭话,不是无用的,这对孩子语言的发生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小儿各种功能都有最佳发育时期,错过时期再来补救为时已晚。小儿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期是2~5岁,而2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最敏锐时期。5岁左右是掌握词汇能力最快的时期。有一个 7岁小女孩,话还说不全,询问病史得知,这个女孩在5岁以前是由奶奶抚养,虽然后来转由父母教养,可惜已错过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期。 为了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双亲或抚养的其他家人,一定要从生后就与孩子经常搭话。尽管开始孩子听不懂,但是,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经过程。在教育孩子说话时,要把声音与实物或动作结合起来。例如:一面说“爸爸”一面指着爸爸,一面说“喝奶”一面拿起奶瓶,一面说“拜拜”一面拉孩子的手进行招示。在掌握词汇的训练中,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中经常的实物词汇,如器具、动物、食物等有关词。 研究证明,在4岁孩子掌握的词汇中,名词占50%,动词占27%。这就告诉人们,在帮助孩子掌握词汇时,要侧重于名词和动词的语言训练,因为这是学龄前小儿易掌握的和掌握最多的词汇。 (二) 2-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妈妈在这一阶段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1)主动跟宝宝多交流 2-3岁的宝宝好奇心特别强,而且这一阶段宝宝正处于语言爆发期,特别爱提问、爱模仿成人说话,妈妈需要满怀耐心和爱的关注,及时给宝宝积极的回应。妈妈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通过清晰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告诉给孩子。运用你的经验和所有感官,帮助孩子增加体验,并且学会如何描述。 2)和宝宝一起阅读 早期阅读是促进宝宝语言和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小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对他一生都有好处。所以,只要有可能,从现在开始就带着他一起读书吧。可以先从一张、两张卡片开始,然后过渡到配有很多插图的彩绘本,最终慢慢进入以文字为主的阅读。 3)和宝宝一起听歌唱歌 歌曲是孩子们接受和掌握语言的最佳形式,他们在学会旋律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歌词。所以,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听歌、唱歌。唱的过程中,可以配合上相应的手势,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意思。 4)讲故事编故事 讲故事是教给孩子良好表达方式的捷径之一。可以挑选一些比经典的故事,讲之前妈妈自己先浏览一遍,不要边讲边看,那样会严重破坏孩子的收听兴趣和故事的价值。如果故事内容里面有你不认可的部分,还可以进行适当改编。一个故事可以多讲几遍,只要宝宝有兴趣听就行。故事讲完了可以问宝宝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让宝宝复述,也可以由妈妈先起个头,和宝宝玩结尾的游戏。 5)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 可以多带孩子出去玩,多接触外界,多见世面。如周末可以带宝宝去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等等,给他讲讲各种有关的知识,和他一起描述、讨论其间的所见所闻,这样不仅仅能够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够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为孩子的语言表达也提供更多的素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