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影像技术有望用于黄褐斑分期

 369蓝田书院 2019-03-13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易复发。目前有较多关于黄褐斑分型的研究,但尚无公认的黄褐斑分期指标及标准。陈荣、许爱娥分析了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期与树突状黑素细胞、亚临床黄褐斑、血管形态改变的相关性。

不同时期黄褐斑皮损三种皮肤影像的形态学分析

陈荣    许爱娥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第三医院皮肤科 310000

【引用本文】陈荣,许爱娥. 不同时期黄褐斑皮损三种皮肤影像的形态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 52(2): 103-106.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9.02.007

【关键词】    黄褐斑; 黑素细胞; 显微镜检查,共焦; 皮肤镜; 临床分期; 皮肤图像检测仪

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收集女性黄褐斑患者253例。结合临床分期标准,应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VISIA皮肤图像检测仪、皮肤镜观察不同时期黄褐斑皮损,分析临床分期与树突状黑素细胞、亚临床黄褐斑、血管形态改变的相关性。253例患者中,进展期100例,稳定期153例。进展期患者中78例(78%)RCM下有树突状黑素细胞,稳定期中22例(14.4%)可见树突状黑素细胞,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ISIA皮肤图像检测仪观察显示,进展期患者中78例(78%)有亚临床黄褐斑,稳定期患者25例有亚临床黄褐斑(16.3%),进展期亚临床黄褐斑出现率高于稳定期(P<0.01)。皮肤镜显示,进展期患者血管改变发生率为74%(74/100),稳定期为68.6%(105/1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9)。

借助VISIA皮肤图像检测仪紫外光照片和棕色斑模式辅助诊断亚临床黄褐斑

借助VISIA棕色斑模式诊断亚临床黄褐斑

RCM、VISIA皮肤图像检测仪下分别观察的树突状黑素细胞及亚临床表现可作为黄褐斑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