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败酱草”小谈

 369蓝田书院 2019-03-13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中有名方“薏苡附子败酱散”,主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方中败酱草取其祛瘀排脓作用。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解读败酱草:“花黄,根紫色,似柴胡,作陈败豆酱气,故以为名。八月采根,曝干用。张仲景治腹痈,腹有脓者,薏苡仁附子败酱汤。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三物捣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取一升,顿服之,小便当下,愈。”是说提到“花黄,根紫色”“八月采根,曝干用。”由此可见张仲景先生所用败酱草为黄花败酱的根茎部位。

败酱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言:“主暴热火创、赤气,疥瘙,疸痔,马鞍热气。”魏晋时期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八月采根,曝干。”唐代苏敬《新修本草》载其“花黄”“八月采根,曝干”,并言“气如败豆酱,故以为名”。宋代苏颂《本草图经》也记载:“花黄,根紫色,似柴胡,作陈败豆酱气,故以为名。八月采根,曝干用。”之后,同为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延续了《本草图经》的记载。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金陵本)记载:“俗名苦菜”“开白花成簇”。李时珍之后的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也说:“入夏白花成簇,根白紫,八月采取,曝干用。”以上记载可确见,古代用败酱草皆取其根茎入药,其来源有两种败酱:“花黄”为黄花败酱,“白花成簇”则为白花败酱。《新修本草》讲:“作陈败豆酱气,故以为名。”为败酱草名称由来,因具有特殊的臭气,以此得名。乍读古本草,或言:宋代之前败酱为黄败酱,明之后白败酱方以入药?自李时珍“俗名苦菜”一出,而民间俗称“苦菜”者何止“败酱草”,这可能是造成后世以它品混为败酱的肇始。皆为初步感想,并无实据,有待专业人士进一步考证确之。

败酱草现代入药,一般为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现代研究证实黄花败酱与白花败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黄花败酱含有较为丰富的三萜皂苷和环烯醚萜类成分,而白花败酱则含有较多的黄酮类成分。黄花败酱对便秘、腹泻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白花败酱则未见报道。白花败酱则具有黄花败酱所不有的抗氧化作用。除此外二者的抗菌谱也不尽同。传统医学则认为两者都有清热解毒,排脓祛瘀功效。除黄花败酱、白花败酱之外,20世纪50年代末名扬全国的阑尾炎治疗药—大黄牡丹皮汤中所用的败酱则是北败酱(学名:苣荬菜),民间又有苏败酱(学名:菥蓂)、苦荬菜(当作北败酱)作为败酱草入药。一般又认为后三者均不可代替败酱草。

以中医药基本理论认知,药用部位不同,效用亦有别,药用基质不同,其效用当有别。关于药用败酱草,用其全草与根茎之间、黄花败酱与白花败酱之间,及其传统认识的败酱与北败酱、菥蓂、苦荬菜之间的区别,期待中医药专业人士、中医爱好者共同努力,结合现代生药学成分研究、药理研究,临床实践,能够更加清晰的辨别诸药之间的区别,使之更加有利于指导临床应用,造福于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