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无人不知三国时期的楚霸王项羽。虽然当时的鸿门宴就是项羽举办的,但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因为他一直不想做这些令人唾弃的事情,所以才使得刘邦的势力逐渐增强,这导致了项羽最后命丧乌江。
要说起项羽和刘邦的势力之争,这是在秦王朝被推翻之后发生的。当时和刘邦相比,项羽的势力要强大很多,但最终谁也没有想到,项羽会击败刘邦,取得最终的胜利。当时在彭城,项羽带着五十六万的大军,却被只有三万军队的刘邦所打败,最终项羽手下只剩下十几个人帮助他逃亡,谁也没有想到项羽最终的结果会是这样落魄。我们知道项羽自己有着很大的本领,但是要想仅凭自己的武力就称王时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有一个帝王必备的政治能力。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刘邦,项羽击败刘邦后就将城池作为打败项羽的人的奖赏,他的这个行为,获得了韩信的屈从,然后就出现了我们所知道的四面楚歌这一情形了,最终导致了项羽的凄惨的败况,被十几个士兵护送到乌江。但是,项羽觉得没有脸面对自己江东的父老,最后毅然地拒绝了坐船逃跑,选择自刎。刘邦在听到项羽去世的死讯后,就称王建立了汉朝。
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刘邦建立了汉朝就可以没有什么忧患了,还有很多需要他处理的事情。由于一个刚刚完成统一的国家还没有平定,还存在很多争端,因此,刘邦在成为帝王后就需要解决这些事情。在关内,在他刚刚解决了韩信、彭越的事情之后,英布就开始胡作非为了。在关外,还有匈奴想要入侵。然后,在皇宫,妃嫔之间还有各种各样的争斗,还有为选定太子,这些事情都成了刘邦烦心的事。
在刘邦年迈之际,两鬓斑白的刘邦还需要自己率领士兵去解决英布的叛乱,但是十分不幸的是,在这场乱战中,刘邦中箭了。在他硬撑着头皮回到皇宫看到吕皇后看自己的眼神,刘邦开始担忧自己奋斗的这一生难不成都是为了别人吗?因为刘邦心里想着不如死了好了,于是他开始拒绝吃药。在他经历了这么多后,他开始能够体谅到当时项羽为什么选择自刎而不是苟且偷生,因为项羽有着一个英雄必须具备的底线。就算一个英雄失败后,不会选择安度自己的余生。有时死亡并不是一件令人惧怕的事。
从项羽和刘邦的死,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俩个人都有底线,项羽在乌江没有选择乘船逃跑而是选择自刎,刘邦在中箭后想要死去选择不喝药,可能他们在两个人的斗争后,最后与对方是相互理解的情感。“力拔山兮气盖世”、“大风起兮云飞扬”,他们两个最后都选择了死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