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抽象艺术进行到底

 xiaojun6768 2019-03-13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当人们创作艺术的时候,他们是试图将出现在他们周围的事物描绘出来。然而大约在100年前,一批艺术家,不再这么做了,起初他们的作品令人震惊,被认为不是艺术应有的样子或作用,并没有任何指南,来带领人们认识这人全新的艺术形态——抽象主义,诠释它,欣赏它。

现在看抽象主义就没起初那么震撼了,但依旧让人不安和困惑,我们应该如何完全不受现实物质世界的限制,来看待和理解艺术?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么做?本文和大家来探讨抽象艺术。

需要注意的是,美术史不是一下就直接进入完全的抽象艺术的,比如透纳的海景画,展现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也可以看起来很抽象。

透纳《退役的铁梅雷尔号战舰》

然而,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展开,以及摄影技术的发明,欧洲和美国的城市生活发生了巨变。所以,关于这些生活的描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艺术家们越来越喜欢以非自然主义的形式来描绘事物,开始把事物抽象化,也就是说,从世俗的主题入手,但却让它风格化、简单化、平面化。

修拉《大碗岛上的星期日》

到了20世纪,马蒂斯和安德烈·罗兰都在用一些不同寻常的方式描绘一些寻常事物。

马蒂斯《生活的欢乐》

如此强烈的色彩和不羁的笔触,被评论家称之为野兽派。

毕加索和乔治·布拉克开创了立体主义风格,描绘了很多常见的景物场景,但将物体拆解为几何形状,将画面分解,并将一个物体的不同侧面同时展现出来。立体主义所展示的比人眼所见到的更多,融合了多个视角和时刻,同时也将关注拉到画布平面本身上。

毕加索《弹曼陀林的少女》

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艺术家们希望展示,现代都市生活的速度和过度模仿,以及将时间和空间瓦解在一张画面里。

德国的表现主义画家恩斯特·路德维希·克尔希纳,用抽象和丰富的虚幻色彩,来表现城市街道弥漫的混乱和焦虑。

克尔希纳《街道》

和克尔希纳同时代的弗朗兹·马克、瓦西里·康定斯基,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如非洲的部落艺术、中世纪的木刻艺术、俄罗斯的民间艺术、新艺术运动,以及儿童画。

马克作品

然而,马克追求的是,将抽象与自然世界相联系;而康定斯基的兴趣是与精神的东西发生关联,他认为他的艺术就是“观众在画面中形式和色彩的组合的影响下,所经历或感受到的东西”。

康定斯基作品

对康定斯基来说,抽象并不是现实主义的对立面。抽象就是现实主义,毕竟,总有一些真实的事物是无法被看到的。情感和意识就是真实存在,或许它们也能被画下来。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将他的抽象风格称为至上主义,他说画面中单个的和经过排列的几何元素,构成了一种极简的形式,在这形式之上是“纯粹的艺术体验的至高性”。

马列维奇作品

一战爆发前几年,所有这些名字的团体给人们带来了一种错误印象,以为它们的出现是连贯的或有组织的。实际上不是,抽象化确实是出现在一群国际艺术家相互借鉴的创作中。但后来,我们知道瑞典画家希尔马·阿夫·克林特早在1905年就主要创作抽象作品了,通过绘画来与精神世界进行交流。克林特的抽象来自于她对精神性、神秘性,以及科学的兴趣,也来自于她对不可见能量的描述。

克林特作品

通神论者安妮·贝赞特和查尔斯·里德比特,在1901年发表了他们称为“思想形式”的图像,来阐明他们的想法,认为思想、情感和声音,能以视觉形式呈现。康定斯基和很多其他人看过这个作品,也在音乐中看到相似情况,一种自主的艺术形式,不再需要描绘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弗朗齐歇克·库普卡也在音乐和绘画之间建立强烈的联系,他认为,如果没有主题的扰乱,艺术可以直接作用于灵魂。

但罗伯特·德劳被音乐和噪音“吓坏了”,还说“我从来不讨论数学,也不探讨精神性”,他更关心直接性,以及色彩和对比所呈现的画面真实。

皮特·蒙德里安找到了自己通向抽象化的道路,将他最喜欢的对象,比如树和建筑,转化成网格状的排列形式。空间的错觉被他所谓的“真理”所取代。对他来说所有东西都能被处理成水平或垂直的线条,通过二元对立来揭示世界的结构。

所以,抽象艺术从来不是单一的。

蒙德里安作品

经过一战的创伤,艺术家们有意识地从物质世界转身离去,在德国军队中服役的保罗·克里在1915年写道:这个世界变得越可怕,艺术就会变得越抽象

战争结束后,克里和一批抽象主义艺术家在包豪斯学院任教,该学校1919年成立于德国魏玛,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技艺与艺术同样重要。他们在建筑和艺术中探索如何提升生活品质,既关注功能性,也关注形式。这一理念也被杜斯伯格和其他荷兰派运动成员所运用。那时产生了“一种新的造型艺术”,这是一种简单的几何风格,可被当成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通的艺术语言。

抽象绘画整体上还将继续前进,各自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二战期间,很多欧洲艺术家逃到美国,在那里工作,并带来了全新的关于抽象艺术的创作方式。这些前卫理念的涌入,被看作是纽约1940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兴起的先决条件。

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全家福

很多艺术家在古代神话和古代文化中搜寻永恒的主题,并受到荣格心理学和爵士乐的影响。这种几乎即兴式的创作方式,赋予作品一种即时性和直接性,通过大尺幅或动感的姿态,或是大片的色彩,来唤起内心强烈的情感反应。

日本的具体派也将画布当作行动的舞台,白发一雄甚至用自己的脚来作画。

白发一雄作品

之后还有海伦·弗兰肯特尔、莫里斯·路易斯为代表的后绘画性抽象。

弗兰肯特尔作品

还有硬边抽象绘画,还有奥普艺术,还有极简主义艺术,似乎把艺术消减到其最基本的材料。然后是后极简主义,强调的是非传统的材料和创作的物理过程。

1980年代兴起新表现主义,1990年代有观念抽象艺术。

因为篇幅所限,我们跳过了很多重要且有意思的作品。但是,当我们快速来到当下,就能发现抽象化已经被广大艺术家源源不断地运用。抽象化已经不是一个打破旧习的选择了,但尽管如此,它也证明了自己,对那些有志于此的人来说,是一片丰富多产的沃土。

如今,最引人注目的抽象艺术作品,通常是建立在媒介的传统之上,重复和重新阐释先前的方式,而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抽象化可以用来思考科技,它的形式和功能。并且通过对触感和呈现方式的强调,来思考对科技的否定。

抽象化还不断向我们提问:什么是艺术创作的正确和错误的方式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来引发关注和思考?

今天,貌似繁荣的艺术市场是如何不公平地让抽象绘画享有盛誉,有人对此颇有微词。但这里面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抽象艺术可以包罗万象,而不仅仅是一样东西。它可以是一门镜子或一扇窗户。它可以根据谁在看、在哪观看、何时观看而发生变化。它在被完满完成的同时,也包含缺憾。但正是这充满开放的阐释空间的弹性,也让它在市场上吃香,也变得国际化。

当它是一件商品的时候,它获得了更长时间的关注。当你改变的时候,它也发生变化。但这种广度也让人受挫,因为它太广阔了。但如果我们将它缩小来看,我们就能看到,我们和世界交互的很多核心方式,都是抽象的——宗教、市场、货币。人类一直以来都喜欢抽象化。我们在早期的洞穴雕刻、瓷器和纺织品上,都能看到抽象的图案。几何的标记和形状一直都伴随着我们,但通常只是被看成装饰或手工艺品。当我们没发现或没接受它的时候,就认为它没有被创造出来。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或许人类没有接受抽象的那段时期才显得奇怪。



天价抽象作品:



白发一雄:



康定斯基作品:



弗兰肯特尔作品

我们和世界交互的很多核心方式,都是抽象的

本文所用视频、作品图片的版权属于版权方,仅可用于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业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