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发现大脑损伤和宗教原教旨主义之间的联系

 卧守净土 2019-03-13

发表在《神经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宗教原教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大脑前额叶皮质功能受损的结果。该区域受损会通过削弱认知灵活性和开放性,间接地促进宗教原教旨主义。

宗教信仰可以被认为是由超自然事件和假定为真实的事件组成的社会传播的心理表征。宗教信仰不同于经验主义信仰,经验主义信仰基于世界是如何出现的,随着新经验的积累或具有更好预测力的新理论的出现而更新。另一方面,宗教信仰通常不会根据新的证据或科学解释而更新,因此与保守主义密切相关。它们是固定的和僵化的,这有助于促进群体中个人对社会规则的可预测性和一致性。

宗教原教旨主义是指强调传统宗教文本和宗教仪式,不鼓励对宗教和社会问题进行渐进式思考的意识形态。原教旨主义团体通常反对任何质疑或挑战其信仰或生活方式的事情。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经常攻击那些不分享他们的超自然信仰的人和科学,因为这些东西威胁了他们的整个世界观。

由于宗教信仰在驱动和影响全世界的人类行为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从心理学和神经学的角度理解宗教原教旨主义现象是很重要的。

研究表明,前额叶皮质是与认知灵活性相关的一个主要神经区域,特别是其中两个区域,即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和腹内侧前额叶皮质(vmpfc)。此外,研究人员对vmpfc很感兴趣,因为过去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它与原教旨主义类型的信仰的联系。例如,一项研究表明,患有vmpfc损伤的个体比大脑正常的个体更倾向于激进的政治言论,而另一项研究表明vmpfc损伤与宗教原教旨主义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基于这些原因,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vmpfc和dlpfc中的病变患者,并寻找这些区域的损伤与对宗教原教旨主义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强调,认知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并不是使大脑易受宗教原教旨主义影响的唯一因素。事实上,他们的分析表明,这些因素只占原教旨主义分数变化的五分之一。揭示这些额外的原因,可能是从遗传倾向到社会影响的任何因素,都是未来的研究项目,研究人员相信,鉴于宗教原教旨主义是多么复杂和广泛,研究人员将继续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调查研究。

通过研究宗教原教旨主义的认知和神经系统上的联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现象是如何在大脑的连接中表现出来的,这可以让我们有一天通过各种心理和认知练习用于改善僵硬或激进的信仰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