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舍的小确幸和小烦恼 第B03版:趵 突 20190312期 济南日报

 青梅煮茶 2019-03-13
□钟 倩
  1899年,老舍出生在北京,他的一生中,创作最多、最为难忘的一座城市当属泉城济南。
  午后,我漫步在百花洲,阳光慵懒,游人三两,不时传来唱戏的“咿咿呀呀”腔调,让人全身沉浸在安详中,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眼前的美景,使我不禁想起老舍在《吊济南》中的描述,“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名胜,闭了眼也曾想出来,可是重游一番总是高兴的,每一角落,似乎都存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没有融入骨血的感情,怎么会有这番彻骨感受?一泉一柳,一湖一荷,都与他肌肤相亲,四季相悦,还被他写进作品中。
  我常常想,如果老舍先生没有在济南生活过,我们这座城市是不是会少了很多底色?战乱年代,是济南成就了老舍,成为他安心创作的“后花园”;同时,老舍也用才华和高格为济南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馈赠——他那支饱经风雨的大笔,那支饱蘸悲悯的金笔,书写底层劳动者的疾苦,也记录个人的曲折心路。读导演胡金铨《老舍和他的作品》,我对他当年在济南的创作生活深有共鸣。
  老舍在齐鲁大学教学期间,宁恩承曾前去拜访,回忆道,“1931年他带着新婚太太到济南齐鲁大学去教书。他太太也在济南一个中学教书,夫唱妇随,在济南三年恐怕是老舍一生较好的一段时光。已结了婚,结束了30年的光棍生活。有一固定职业,固定收入。在国内已渐有文名,而且年富力强,三十五六岁是有为之年。1933年,我过济南,他夫妇到车站接我他家吃饭。他满面春风。按照老舍的标准就算心广体胖了。”细梳相关史料,可见老舍在教学、写作方面的繁忙,当时他开设的课程有《文学概论》、《近代文艺批评》、《小说作法》、《世界名著研究》,深受追捧。一次,教育部派特派员前来视察,竟也听得出了神,与学生们一起上了堂课。教学之余,他还兼任《齐大月刊》的编辑,翻译文学理论的文章,在此期间他发表过150多篇的作品,覆盖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创作理论、报道等不同体裁。
  作为高产作家,老舍有“小确幸”,也有小烦恼。教书、写作难以兼顾,没有足够的精力同时应付这两项工作,这与鲁迅先生的两难困境如出一辙,他在给许广平的《两地书》中曾倾诉,“作文要热情,教书要冷静。兼做两面时,倘不认真,便两面都油滑浅薄,倘若都认真,则一时使热血沸腾,一时使心平气和,精神不胜困惫,结果也还是两面不讨好。”如此背景下,我们再回忆老舍在南新街58号院(过去是54号)酷暑赤膊写作的场景,就能设身处地理解他的艰辛。以长篇小说为例,《大明湖》是他在济南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济南惨案”为背景,寄出后还没排好版就毁于炮火中,不幸夭折。后来,施蛰存向他约稿,创作了《猫城记》,但是主题不够鲜明,他觉得很失败。写作,说到底,还是要从最熟悉、最擅长的东西入手,他没有灰心,以北京衙门的小人物为背景创作了小说《离婚》,历时四个多月,每天日均写两千余字,“在济南热死许多人的那一个夏天,我,头缠湿巾,腕垫吸墨纸,以阻热汗流入眼中,湿透稿纸,跟酷热与小说拼了命。”多年后,捷克作家斯拉普斯基访问他时,他说这部作品是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老舍在济南的时光是创作的井喷期,也是一生中最惬意、最自在的时光,这种美好化作了一眼直立行走的无名泉,永远矗立在泉城大地。或许,老舍就是为了写作来到这个世界的,即便后来他投身“文协”(全称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也是出于作家的良知和责任,团结全国作家,推行通俗文物。他用一支笔感知水深火热的生活,书写生命的严酷与悲欢,最终靠这支笔立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自我完成或自我确定,也是与这个世界、与广阔空间的连接,这种精神高标,既有“闻角声,则使人恻隐而好仁”的心灵之乐,也是“就是为了那一点气节”的浩然正气,就像他在《四世同堂》第三十六章诗人钱默吟自白书中的一段话,“诗人、艺术家和思想家,都是寻求普遍的人性真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比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更重要……你们的身体没有什么特殊的功能是别人没有的,假若真要说出什么不同的东西,那就是你们的偏见。偏见是人自己产生的,不是从上帝来的礼物。”虽然这段话是写给日本人的,但是,值得反思的是所有人,包括老舍自己。
  重新发现老舍,我从中读懂了一位作家丰饶而刚毅的内心世界,以及为了追求真理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细语呐喊;重新走进老舍,我从中读懂了他酷暑赤膊写作的精神燃烧和灵魂淬炼;这种理解也使我顿悟,被国人每过一段时间就津津乐道的“诺贝尔文学奖之谜”“死亡之谜”,其实答案就在老舍的作品中,能够领悟的人早晚会明白,无法进入的人永远迷失在外围的凑热闹中,如是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