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焦作发现三国徐庶之墓,墓地打开,揭晓一个千年传说

 昵称55301288 2019-03-13

汉末三国诸多运筹帷幄的谋士中,“于新野高歌自荐,到曹营一言不发”,徐庶徐元直对蜀汉刘备来说至关重要,毕竟有了徐庶力荐好友孔明,刘备才能三顾茅庐问计天下,而离开蜀汉投身曹魏后,徐庶的才华却始终未得施展,生平远没有诸葛亮那般浓墨重彩,历史上真实的徐庶亦与演义中人相距甚远。《三国志》《魏略》记载,颍川人士徐庶,出身寻常布衣,然而徐庶(初名徐福)不事田垄耕作,却喜习练武艺,好侠义之事,最终因此招致祸事,命几休矣。好在同乡好友出手相救,使得徐庶化险为夷,这一遭后,让徐庶心境大改,他收起不羁,改名徐庶,辞别父老出门远行游学。

在学舍读书期间,众人闻听徐庶从前的旧事,纷纷疏远。徐庶倒丝毫不放在心上,反而发奋熬读经史典籍,每天鸡鸣即起夜半仍奋笔疾书,不肯歇息,如此很短的时间内,便已学识优长。此间徐庶结识了颍川名士石韬,石韬亦是才识过人,两人遂成挚友。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本初袁绍率18路诸侯人马浩浩荡荡征讨董卓,霎时间烽烟四起,而刘表坐镇的荆州却安如往常,故而四处离人都携老扶幼遁往荆州,徐庶与石韬也在此间奔赴荆州。彼时的荆州可谓群英荟萃,琅琊郡诸葛亮、博陵望族崔氏崔州平、汝南名士孟公威等人皆出现在荆州。

此5人于荆州结为好友,又皆心有大才,常一起话风云阐大志。众人谈及来日成就,能至何位时,诸葛亮自认才堪管仲乐毅,当居相位,而徐庶、石韬、孟公威三人最高也就可为刺史、郡守,未料一语成谶。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也就是徐庶到达荆州2年后,汉室宗亲刘备也因被曹操征讨,四处奔逐无所依靠,无奈之下投奔荆州,荆州牧刘表厚待刘备,并将其安置于新野。闻听此事的徐庶,立即前往新野自荐,成为刘备麾下的谋士。自此开始一直到建安十二年的6年间,徐庶一直跟随刘备左右,期间刘备率军到叶县击败了魏将夏侯惇,所用即是徐庶之谋,但除此以外,徐庶再未有其他功业。

建安十二年,徐庶主动向刘备推举了好友诸葛亮,刘备依从,三顾茅庐请其出山,彼时徐庶与诸葛亮共事刘备。建安十三年,曹操亲提人马征讨荆州,刘备难以抵挡率众南下,其中就包括诸葛亮及徐庶家小。南渡途中,曹魏虎豹骑追到当阳长坂坡,擒徐庶老母家小,徐庶为人至孝,这才辞别刘备奔往曹魏。然而到达曹魏长达20年间,曹操并没有重用徐庶,所任仅为郡守、御史中丞,从来就没有跟随曹操身边出谋划策,其中缘故若何难以知晓。徐庶也就此逐渐淡出史料记载,公元228年以后,徐庶年老患病,悄无声息的病卒。

徐庶死后,墓冢究竟在何处,史书并无详细记载。更有古籍指出,徐庶压根就没死,而是隐遁修行去了。清代《胶州志》记载,蓬莱山所在的大海中有一小岛名为“鼓字洋”,岛上常有一须发尽白身着道袍的老翁划竹筏小舟出没,此翁正是三国徐庶,那么徐庶真如传说中那般隐居修道去了,随着徐庶墓的发现,给出了答案。河南焦作考古学者介绍,他们在当地县志中发现了徐庶墓的记载,墓地就在焦作武陟县龙源镇。1976年,考古学者奔赴龙源镇勘测,最终发现徐庶墓所在地世代称为“小徐岗”,墓地正处于一块土坡高岗上,历时千年岁月,徐庶墓已然荒草杂生,罕有人至。

彼时徐庶墓的墓冢尚且高六米,冢前已没有任何遗存,墓碑也无处可寻。但学者经过仔细对比记载,确定小徐岗上的墓冢就是三国徐庶墓,随后人们展开试探发掘。墓冢封土经过检测,确实为汉末时期。而且墓冢3米下存在砖瓦垒砌的墓室,由于彼时墓室周围并未发现盗洞,故而学者没有深入发掘,将墓冢原样封存保护。

经过多方学者深入分析表明,此处应是三国徐庶墓无疑。而且史书明确记载徐庶晚年病卒,又找到了墓冢所在,那隐遁修道的传说自然也就不不复存在了。历史学者也表示,徐庶如果想隐遁,大可不必等到晚年,因为他入魏后不受器重,但仍旧蹉跎了20余年,没有离去,足见隐遁一说为后人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