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治帝死因之迷终于被后代解开,专家:难怪史官不敢如实记载

 昵称413468 2019-03-13

历代帝王,其生平都应该会被史官详细记载,但是很神奇,关于顺治帝死因的记载《清史稿》中仅有一句话——“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这句话仅仅道出了顺治帝死亡的时间和地点,并未说明其它原因,如果是正常老死的话,那也没什么惊奇的。但是问题在于,1991年,也就是顺治十八年,彼时的顺治帝年仅24(虚岁)岁,不可能是老死。处在青壮年的一国之君突然驾崩,史书却未记载死因,引发了后世的无限遐想。

如此年轻的一位帝王,究竟为何会英年早逝?长期以来,这在史学界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许多史学家都各执一词。当前最常见的两种推测分别是顺治帝出家了和顺治帝其实是患天花死的。

出家说在很多影视剧当中都有提到,传闻顺治帝在十四岁的时候在外狩猎,意外结识了一位高僧,自此深种佛缘,对佛法尤其感兴趣,24岁那年,自己最宠爱的女人——董鄂妃因病逝世,顺治帝悲痛欲绝,随后决定遁入空门,皈依佛祖。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顺治帝并未死亡,只是出家了,为了掩盖国君出家这件事,才对外称顺治帝已经驾崩。

天花说有许多史料支撑。据记载董鄂妃患病后,身体日益虚弱,最后还感染天花。顺治帝作为一个大情圣,如此宠爱董鄂妃,自然是日夜陪伴照顾,而天花的传染性又非常强,因此顺治帝在照顾董鄂妃的过程中不幸染上天花,最后不治身亡。但是如果是因病而死,就属于自然死亡,毕竟在当时天花就是绝症,《清史稿》没有道理不如实记载啊!难道说顺治帝的死另有他因,而这个原因让史书不便记载?

直到2004年,《厦门晚报》的一篇报道,震惊了史学界。原来是郑叔成,郑成功的后人于1921年据祖上流传匣里的秘本典籍撰写的《延平王起义实录》的民间抄本上记载:郑成功击毙顺治帝于厦门;《厦门晚报》的这篇报道就引用了这个记载。这对史学界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如果说这个记载属实的话,那么顺治帝的死因之谜就揭开了。

那么《延平王起义实录》的记载是否属实呢?俗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1658年,也即顺治十五年,南明永历政权在云贵一代出没,清军将主力派往云贵围剿,这就导致东南防守空虚。这给了郑成功一个乘虚而入的机会,他开始北伐,全力进攻南京,但是途中遭遇台风,郑成功军队损失惨重,只得重新退回福建。顺治十六年五月,又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郑成功再次率军北伐,攻下镇江,直逼南京,但可惜的是由于战术不稳,最后痛失攻下南京的机会。两次重创,郑成功无力再次进行北伐,只得凭借海战的优势固守厦门和金门两地,休养生息。

郑成功这两次的失败,对于清军来说却是非常好的消息,因为清军守住了南京。但是清军并不就此收手,因为郑成功的存在就是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必须招降或者剿灭。最开始清军采取的是招降的政策,但是郑成功置之不理,年轻气盛的顺治帝看到郑成功这么不识时务,恼羞成怒,随后决定御驾亲征,亲自收服郑成功。

1659年年底郑成功接到密报,称达素,清军大将,已经率领的清军大部队逼近福州,准备炮击厦门。此外,在《延平王起义实录》中还有这样的记载:“有人密启藩主:以高崎之战,伪虏顺治实在思明(即厦门)港被炮击殁。”

《厦门晚报》的报道就是引用了《延平王起义实录》的记载。如果真如《延平王起义实录》所记载的那样,那么《清史稿》对顺治帝的死因一笔带过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