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 年医生平均年收入曝光,你过平均线了吗?

 茂林之家 2019-03-13

在中国医疗语境下,难找工作、薪资不高、职业倦怠、医患矛盾都是无法剥离的关键词。

近期,丁香人才对全国各科室医务工作者展开了为期 1 个月的「医疗人才求职就业调研」(有效样本量 9,617 份),以期了解医务工作者当下的工作状态与流动情况,关注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发展

医生找工作医院招人一样困难

医院招聘的困境大致来自于不断增加的招聘规模与锐减的到岗比例之间的矛盾。

本次《2018 医疗人才求职就业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较上年而言,医疗机构 2018 年计划招聘人数出现了不同比例的增长,而同时,却有大量医疗机构的到岗比例小于 40%。

「简历匹配度」,即求职者简历与岗位需求的契合程度,是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业求职者同时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这也意味着,医疗机构对求职者的要求与求职者的期望及自我认知之间有着相对较大的「沟壑」。

正是这种非此即彼的「认知偏差」加剧了招聘与就业的矛盾,从而形成了招聘难、就业也难的现状。

超过半数的医生薪资无增长,部分甚至存在降薪

尽管中国医生的劳动强度要高于普通行业,但他们的收入并不算高。

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17 年,全国平均年收入为 7.4 万元。而丁香园《2017 医生薪酬报告》中显示,医生的平均年收入为 9.6 万元。 

而 2018 年,他们的期望年收入为 15.8 万元,是实际收入的 2 倍。

相比 2017 年,55% 的医生薪资无增长,甚至有 9.7% 的医生出现了降薪。

薪酬收入的缺口直接导致了副业的大量开发。

调查显示,31% 的医护人员有副业。由于休息时间少,大量副业都依托互联网和多点执业。

近八成医生出现过心理问题,极少人寻求帮助

丁香园曾发布一篇题为《我不是累了,是燃烬了 | 中国医生职业耗竭现状》的文章,文内提到,超过三分之二的医生正在经历「职业耗竭」。

而在丁香人才本次调研中,有 77.8% 表示因工作压力而出现过心理问题。

这种心理问题直接引发了职业倦怠: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

同时,虽身为医疗工作者,在面对心理问题和职业倦怠时,他们仍习惯用「鸵鸟式」的心理疏导方式。

在出现过心理问题的医护群体中,有 57.8% 曾想求助却没有行动,只有 7.4% 真正求助过。

这样大规模的亚健康心理状态来自医生群体几近饱和的工作量。

在本次求职就业调研中,有 19.5% 的医疗工作者每月要上 8 天以上的夜班,这意味着他们每隔一天就要上一次夜班,而这些群体中自查出现过心理问题的占 86.5%。

与此同时,还有 30% 的医护人员每周要加班 11 小时以上,其中一半每周至少加班 20 小时。

可以说,医疗工作者的工作状态是:「长时间开机待命、36 小时 on call」 。

在这样强压状态下,医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亟需更多的重视。

没遇到过医患纠纷的医生不到 6%

调查显示,只有 5.9% 的医护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

亲身经历过医患纠纷的医生高达 39.3%,剩余的 54.8% 医生曾目击同事的纠纷遭遇。

其中,外科和急诊科是医患纠纷的高发科室。

医患间的误解增加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概率,而院方的态度则直接影响了医务工作者面对纠纷时的态度。

在现如今的医疗环境下,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保护自己已成医生的潜意识。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对医闹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整体医疗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2018 年 10 月 1 日,《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实施,将医患纠纷上升到法律层面,为后续处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8 年 10 月 16 日,国家卫健委等 28 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通知,规定对医闹者实行联合惩戒,包括限制补贴性资金支持、限制其乘坐飞机、限坐高铁等。

2019 年 2 月 25 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首批《严重危害医疗秩序被联合惩戒》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殴打医生、倒卖号源、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等行为,将 7 起案件中涉及的 193 人列为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失信行为人,并予以为期 5 年的联合惩戒。

这一系列措施为创建更加良好的就医环境和医疗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持。

医生跳槽意愿比 2017 年大幅减少

整体医疗环境的逐渐改善可能也打消了部分医生跳槽或转行的念头。

2017 年的调研显示,72% 的医生都有跳槽想法,12% 的医生有转行想法。

而在丁香人才《2018 医疗人才求职就业调研报告》中,47.3% 的医生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原单位继续工作是他们的主要趋向。

同时,有 24.6% 的医生希望能读书深造,还有 18.4% 表示再也忍不下去,只想立刻跳槽,想彻底离开医疗行业的占 9.6%。

与 2017 年相比,医生的跳槽意愿大幅减少,转行意愿稍有降低。

在选择直接转行的医务工作者中,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成为了其离开医疗行业的首要因素,对收入的不满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转行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疗卫生行业总体的吸引力情况。

要想留住更多的医生,减小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提高薪资待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语

漫漫从医路,道阻且长。

「幸福指数不高」是大多数中国医生的现状,而如履薄冰的医患关系更增加了医生的压力和工作成本。

但在越来越健全的法律支撑、越来越多患者和家属的意识改变、越来越正面的舆论导向下,医疗行业的执业环境变得明朗起来。

我们相信,医疗行业不止有热血和坚持,还有越来越多的正义和英雄。

医生跳槽都去了哪里?

除了本职工作,还能做哪些兼职?

左右滑动查看海报

扫码回复报告,查看完整「行业内幕」 

文中图片来源:《2018 医疗人才求职就业调研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