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光微讲堂】植树节,如何才能把树种的更好?

 缘何此生只爱书 2019-03-13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着春季的到来,大地万物复苏,春季是花草树木生命力表现最旺盛的时候,也是播种和植树的好时节,昨天是植树节,朋友圈中很多人都在宣传植树活动,但如何才能把树种的更好呢?



 规范苗木移植操作流程 

    每年到了植树节,全国各地都会栽植大量的树木,随着绿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不能单从栽树的数量上看,还要提高栽树的质量。要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应做好以下几点:

1、建议种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下生长的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成活率更有保证。

2、建议各组织单位统筹规划好植树区域,如果种植区域土壤贫瘠、强碱性或弱酸性可以针对土壤进行改良。可以使用“活力源”生物有机肥,每亩地用4—8袋,结合“园动力”1000倍对土壤进行喷淋或浇灌,进行土壤改良。

3、树苗起挖后、运输过程中需保持植株湿度,可用喷雾器喷施整株。

4、树苗起挖时适量带土,特别是要保留护心土,运输和移植过程中避免根系带土松散,最好是当天起苗当天栽植。

5、断根苗在种植时先进行二次修根,然后再使用生根剂——“根盼”100—150倍 “健致”600—800倍兑水喷施断根切口,进行杀菌消毒促生根,能显著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6、栽植树穴应比树根大20-50㎝,将树苗平稳放下,根系摆平、舒展,填土时根系空隙处必须填满,填至一半时,将树干轻轻上提或摇动苗木使栽植土与根系紧密结合,采实后浇水,待水渗下后,再填满土。

 种植后的养护管理 

“三分种、七分养”。在移栽后1-3年里,日常养护管理很重要,尤其是移植后的第一年管理更为重要,主要工作是浇水、排水、树干保湿防冻、搭棚遮荫、剥芽除萌、病虫害防治等。

1、浇水与排水;栽植后第一次一定要浇透水,以后可视土壤墒情,浇水可适当拉长时间,每次浇水都要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对于易干旱的区域建议使用可移动式滴灌袋——“滴滴宝”,可以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对于雨水多、雨量大、易积水的地区也要做好整个种植区域的排水工作。

2、树干保护;新移植的树苗可用液态膜涂刷树干,防止野兔、山羊啃咬树皮,减少水分蒸发,预防树干日灼和春季倒春寒的冻害。

3、剥芽除萌;移植后,应定期、分次进行剥芽除萌,及时除去基部及中下部的萌芽,以减少养分消耗。

4、病虫害防治。栽植后,要定期对栽种的树苗进行病虫害巡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好是制定定期预的防用药方案,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倡导全民种树的同时,希望让大家养成呵护花草树木的习惯,树立绿色低碳的理念,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为我们的绿色中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让我们栽下的每一棵树都能茁壮成长,留下一片绿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