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美的花丝神韵 奇巧的工艺技法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3-13

花丝,以其惊人的魅力,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花丝镶嵌工艺又称细金工艺,是将金、银、铜等抽成细丝,以堆垒编织等技法制作而成。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打成器皿,然后錾出图案,或用锼弓锼出图案,有的还要镶嵌宝石。花丝工艺已经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它的璀璨之处非比寻常。

精美的花丝神韵  奇巧的工艺技法

花丝工艺的基本技法通常可以分为“堆、垒、编、织、掐、填、攒、焊”八种技法。堆,是用白芨和碳粉堆起的胎体,用火烧成灰烬,而留下鏤空的花丝空胎的过程。垒,两层以上的花丝纹样的组合即称为垒。也就是在花丝纹样图案粘在实胎上,然后进行焊接。在部件的制作过程中单独纹样垒成图案。编,是用一股或多股不同型号的花丝或素丝,按经纬线编成花纹。织,是单股花丝按经纬原则表现纹样,通过单丝穿插制成很细的纱类的纹样。掐,用铁制镊子把花丝或素丝掐制成各种花纹。包括膘丝、断丝、掐丝和剪坯等四道工序。填,把轧扁的单股花丝或素丝充填在掐制好的纹样轮廓中。攒,把用不同方法做好的单独纹样组装成所需要的比较复杂的纹样,再把这些复杂的纹样组装到胎型上。焊接则是花丝工艺的最基本技法,伴随着花丝工艺的每一道工序。

精美的花丝神韵  奇巧的工艺技法

用一根又一根的花丝通过堆、垒、编、织、掐、填、攒、焊八大工艺最终制作成一件完整的花丝作品是一件复杂而又细腻的工程。而其中的工艺细分起来又是千变万化的。制作花丝镶嵌饰品,要经过制胎造型、花丝成型、烧焊、咬酸等程序后方能成半成品,经过烧蓝或镀金银,再加之提亮。有时还要再“镶宝”或“点翠”才能算整体完成。花丝镶嵌工艺的精髓在于花丝,制作花丝可谓精益求精,而后期的镶嵌、点翠则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利用这些传统的技法,山西宏艺首饰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并完成了足银镀金花丝摆件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质楼阁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合称世界三大奇塔。

精美的花丝神韵  奇巧的工艺技法

应县木塔的主要建筑特色为采用古代卯隼结构,此摆件再现了这一古代建筑的神韵,将花丝工艺这一皇家工艺展现的淋漓尽致。该摆件整体按照实际建筑1:70的比例设计制作而成,塔高972mm,塔宽746毫米,共用白银48千克。塔身由五层檐拱和四层平坐拱组成,斗拱结构形态各异,有31种不同的斗拱组合,共用椽子3000余枚,镶嵌6种宝石,共计869粒。摆件整体设计构思精巧,制作工艺精湛,把应县木塔这一古建筑的奇巧结构表现的十分完美,该作品整体架构见棱见线,美妙绝伦。

精美的花丝神韵  奇巧的工艺技法

在摆件的制作过程中除花丝工艺之外,还运用了镶嵌、簪花和雕蜡浇铸等工艺。如阴瓦采用码丝工艺,还原建筑特色,使之真实感更强;阳瓦,则采用簪花工艺,由内而外,由表及里,体现轮廓与细节的结合;如意头的滴水花丝细如发丝。阴瓦与滴水、阳瓦与椽子,错落交替,组合精巧整齐,细致逼真。木塔的门窗及平坐栏杆采用花丝工艺、镶嵌工艺;门窗采用花丝枣核锦底,玲珑剔透,门可以开合,精美无比;角石兽、套兽和鑯兽等采用雕蜡浇铸工艺,每一件都精雕细琢,惟妙惟肖。主匾额镶嵌青金石,塔顶为莲花座托青金石,并有日月造型,仿佛天地之辉蕴藏其中。各部件层次分明,美轮美奂;各工艺相辅相成,巧夺天工。此摆件在2012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应县木塔》是宏艺大型足银镀金花丝摆件的精品之作,除此之外还有《晋祠圣母殿》《大同九龙壁》《运城鹳雀楼》等。这种传统工艺不仅代表历史的辉煌,也会不断传承,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精美的花丝神韵  奇巧的工艺技法

花丝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它完好地保留了传统手工艺的用料特征、制作方法、工艺过程和特殊的审美趋向,还以其细、精、奇、巧、工艺感强等制作特点而具有很高的价值。在一些地区传统手工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如何更好的开发传统工艺并运用于现代首饰或工艺品的制作当中,是众多工艺美术人共同的课题。而花丝工艺以其奇巧的工艺,细微的技法,精美的表现形式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也使得花丝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