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琴瑟 怡神怡情——苏州怡园

 老有所不为 2019-03-13

中国园林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将神州大地点缀得格外绚丽夺目,其中江南私家园林以其超凡的艺术魅力享誉海内外,其旨趣追求上的寄情山水、营造技法上的道法自然、文化内涵上的士人气息等,都将中国传统造园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怡园

苏州怡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城中心尚书里,今人民路西侧。怡园为清光绪年间所建,分东、西两部分,园西旧为祠堂,园南可通住宅。因建园较晚,怡园吸收了诸园所长,布局层次分明,幽旷得宜,颇有自然之趣,建成后也一跃而成为名园。

苏州园林中位于古城区的有很多处,但像怡园这样入口正对着商业中心的却为数不多。怡园出门咫尺就是著名的观前街,转身又可见山林野趣,真可谓“小隐于山林,大隐于市朝”。

寻根溯源

怡园所在之处,原是明代名士、官至礼部尚书的吴宽之宅园,所在地名“尚书里”即由他的官职而得名。吴宽不仅是明代状元、诗人、收藏家、书法家,还是两朝帝师。吴宽离世后,此园长期荒废,现在园中尚存明代石栏。

“吴人数吴中往哲文章笔翰,必首推匏庵(吴宽之号)
——乾隆 《长洲县志》


顾文彬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时任浙江宁绍台道的顾文彬购得吴宽宅园旧址,营造九年,在宅后建义庄(春荫义庄),祠堂之后又建园林,此宅、祠、园的结合为后来贝氏狮子林所仿。题名取《论语》“兄弟怡怡”句意,名曰怡园。

“顾子山方伯既建春荫义庄,辟其东为园,以颐性养寿,是曰怡园。”

——俞樾  《怡园记》

怡园由顾文彬第三子顾承主持营造,画家任阜长、顾芸、王云、范印泉、程庭鹭等参与筹划设计。园成之后,江南名士多来雅集,名盛一时。顾承之子顾鹤逸病逝后,园渐衰落。日伪时期,破坏尤甚,园中古玩字画被劫掠一空。至40年代,怡园百戏杂陈,成为游乐场所,有“苏州大世界” 之称。1953年,顾氏后人将怡园献给国家,修整之后供公众游览。

园林撷珍

怡园东西花园以复廊相隔,吸取苏州各园之长,巧置山水,自成一格。东部以庭院分割空间,“玉延亭”、“四时潇洒亭”、“石听琴室”、“拜石轩”等建筑精巧玲珑,缀以奇峰异石,颇得自然之趣;西部以水池为中心展开布局,假山洞壑,重峦叠嶂,幽雅窈窕,为全园精华所在。

藕香榭

位于怡园西部,歇山灰瓦屋顶,呈四面厅形式,是怡园内体量最大的建筑。采取鸳鸯厅布置方式,北面主厅悬藕香榭匾额,又名荷花厅;南厅称为锄月轩,又名梅花厅。厅北池中植睡莲,夏风吹过,清香四溢,故称“藕香”、“荷花”。厅南尤以几十株梅花最为出色,取萨都刺“今日归来如昨梦,自锄明月种梅花”诗意,遂命名为“锄月”、“梅花”。

疏树空云色  茵陈春藕香



小沧浪亭

小沧浪亭在怡园西部主景石山东端,为六角攒尖顶小亭,亭北面砖墙上有六角形漏窗,并有祝允明所书对联。匾额“小沧浪”集文徵明书法,亭名源于苏州古园林沧浪亭。亭东北三块太湖石并立如屏,上镌“屏风三叠”四个篆字,乃怡园中非常著名的奇石。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楚辞》


四时潇洒亭

位于怡园东部,为六柱四角方亭,卷棚顶,亭东面、北面向庭院开敞,南有曲廊连接玉延亭。亭西第二柱间有月洞墙壁,可通西面坡仙琴馆和石舫,并把小小的方亭分隔为二层空间,饶有趣味。《宣和画谱》云:“宋宗室令庇,善画墨竹,凡落笔,潇洒可爱。”亭前一片竹林,四季青翠,潇洒可爱,故有此名。

石听琴室

石听琴室分东西两部分,东为“坡仙琴馆”,传说顾文彬三子顾乐泉当年养病时学习弹琴,有琴商持琴来售,经辨认是宋代苏东坡监制的“玉涧流泉琴”。顾文彬喜出望外,便命名此斋为坡仙琴馆,并于堂上悬挂“东坡先生小像”,一时被吴中文人雅士传为美谈。西面为“石听琴室”,内有琴桌,窗前有湖石两峰,伛偻若老叟,仿佛在倾听室内琴声,琴室以此得名。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少文弄琴,众山响应,琴固灵物,石亦非顽。”


拜石轩

拜石轩为歇山卷棚顶四面厅,是怡园东园主要建筑。据记载,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爱石成癖,见怪石即拜,故称为“米颠拜石”,此轩北庭院中怪石嶙峋,峰窍嵌空如古树倒垂,云霞横出,幻为奇观,遂名“拜石轩”。轩南面天井遍植松柏、冬青、方竹,皆经冬不凋,故又称“岁寒草庐”。

螺髻亭

在怡园西部主景石山西端,为六角攒尖小亭,六面开敞。亭下石山层次与石材纹理相统一,形成的山峦轮廓形状如螺,因此命名山头螺髻之亭。此乃园中最高视点处,四周景色尽收眼底。

“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
——苏轼


碧梧栖凤

在怡园藕香榭西侧是一间歇山顶小轩,轩名取自白居易“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诗句。古人认为梧桐可引来凤凰,且有“飞黄腾达”的寓意。馆前后栽梧桐,馆藏桐荫深处,桐下植凤尾竹,以符馆意。

画舫斋

在怡园西北,为抱绿湾池水边的船形建筑。此斋作画舫形,为旱船,船头部分深入水池,三面临水,宛如一叶轻舟浮于水面之上,轻盈舒展。画舫斋虽是摹仿拙政园香洲而建,但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室内装修尤为精美,为江南旱船之冠。

料想宝香黄阁梦   依然画舫青溪笛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


园林琴音

1919年仲秋,怡园园主为弘扬琴文化,与琴家叶璋伯、吴浸阳、吴兰荪等人,特邀上海、扬州等地琴人30余人,相聚怡园举行琴会,整个活动在中国近代琴学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1935年,琴家在怡园雅集,倡议成立“今虞琴社”,后因战争和社会动荡,怡园琴会渐渐消声哑音。直到1992年,著名古琴家吴兆基、徐中伟、叶名佩等人再续怡园琴会,绝响多年的古琴声又在怡园回响,延绵至今。


怡园由于建造年代较晚,得以借鉴宋、元、明、清历代优秀实例,博采众长,集仿于一园之中,构成了幽深曲折、变化丰富的立体图卷。园中每个角落都经过造园者反复推敲、悉心经营,因而园虽小而耐人寻味,成为晚清江南名园。怡园中的园林艺术与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结合紧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融会贯通。

☞版权声明:文章素材源自网络,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微信:yujianlaoshu(花园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