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尚俭约,倡导读书,朴实勤奋,礼义善信

 我的书海601 2019-03-13
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忙牛河畔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同大多数农民家庭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家训家风亦同绝大多数家庭一样,是几代人通过现实生活逐步完善而确定的。
小时候,奶奶去世早,我和弟弟与爷爷一起住,父母与小弟弟一起住。爷爷读过几年私塾,毛笔字写得好。住室里贴一副毛主席像,两边贴一副对联,上联是:毛主席一座一福压百祸,下联是:毛主席一来有福又有财。横批是:毛主席万岁。爷爷还讲述了有关家训、家风、家规等有关往事。
  崇尚俭约。爷爷常讲:“成由俭,败由奢”。我家几代人都崇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剩饭剩菜热了再吃,从不轻易扔掉。大人的衣物给孩子改了再穿,大孩子的衣服、鞋袜给小孩子穿,提高衣物的利用率。不仅节约了开支,还养成了勤俭持家的良好风气。直到现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省每一分钱、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页纸等简约之风仍代代延续。
  倡导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千百年来的古训,也是爷爷对我们经常讲的。但是解放前后,家中生活困难,爷爷就让姑姑、父亲操持家务,供二叔、老叔读书。后来二叔考入中师,毕业后成为人民教师。老叔考入中学,毕业后参军,后转业到公安机关工作。爷爷经常给我们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知读书迟。”父亲饱尝了不识字的困苦,特别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有用之才。
  朴实勤奋。爷爷、父亲常讲,做人要老实厚道,实实在在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不能华而不实,自欺欺人。要与邻里和睦相处,不欺老凌弱。因而,无论是爷爷还是父亲与邻里的关系处理得都非常好。父亲的一生是勤劳善良的一生,在生产队担任过队长、会计、保管员等,兢兢业业,不辞辛苦。那时候,为了不影响生产队工作,父亲每天起早贪黑,中午没睡过一次午觉,来经营家里的自留地,我们十几岁时便跟着父亲推水车,浇园子、拔草等下地干活。父亲的勤俭能干在当地是出了名的。
  礼义善信。爷爷常挂在嘴边上的是仁义理智信。他也经常教导我们要礼敬谦让,待人和气。办事要讲究信誉,说到做到。父亲母亲也经常讲,要多做善事,行善积德。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尽管在当年的困难时期,也常向邻里、亲属馈赠衣物、粮食等。他们是真心向善,不求名利。
  爷爷、父亲早已与世长辞了。但老人家一生一世的美德,特别是家训家风永远激励着我们扎实做好每项工作,每件事情。(李天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