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一句俗话叫“好心办坏事”,指的是,原本你的出发点做好事的心态和愿望,去办一件认为是很好的事,可是结果,却发现事变成了坏事,而且甚至变成一件你无法想象和承担结果的坏事。可能这样说,会有些拗口和比较难以理解,还是举个实例来说明吧。 我们公司最近有个项目时间比较紧,在供应商提交样件后,我们在复核样品尺寸时,发现很多尺寸供应商测试是符合图纸范围,而我们实测出的数据却偏差的,在排除我们计量检具有问题的可能后,我带着样品报告和实物去了供应商现场。 结果,在供应商现场和其质量负责人一起对尺寸进行复测后,发现复测尺寸与我们的实测尺寸相同,说明实际加工的尺寸确实图纸要求不符。在拿到这些数据后,供应商质量主管叫来了负责检验产品的检验员。 检验员是个刚工作不久的小女孩,在其质量主管叫她进会议室后,她看到会议室内坐着的质量主管和总经理及客户时,抓紧衣角的双手和略带紧张躲避的眼神,让我觉得可能事情并不是我们所想的检验不认真的问题。 质量主管质问她为何检测数据与实测不符时,她并没有回答,只是低下了头不吱声,质量主管也在和我解释,说这个检验员平时是很负责的一个员工,这次出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出乎意料。 我想了下,问了她一个问题:“你在实测这些尺寸时,是知道尺寸有差异的,但是你为了让这份报告通过,所以,你更改了实测尺寸,对吗?” 听到我这样问,她诧异的抬起头,然后略带紧张的回答:“是的,在我测完尺寸报告准备给我们经理时,公司的销售经理来问我样件检测报告完成了吗?并和我说这个客户很重要,报告一定要做好,我想着样品报告要通过,所以就把尺寸给改了,我是好心的。” 说到最后,她声音越来越轻,显得很是委屈。听到这,我明白了,这又是一个好心办坏事的事例。 于是,我先告诉这个检验员,所有样件尺寸,不是她检验完后就可以,我们还会复测,这是一个双方确认的过程,她的职责就是如实写下实测的数值,对于不符合图纸的尺寸,就必须判定NG。然后,我转头看着质量主管,告诉他,在这件事上,检验员的确是犯错的主体,但是,如果公司内部有完善的样品生产管理程序,则此事就不会发生。 出这件事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检验员的主观意愿让她觉得是做好事的观点,去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同时,因为没有明确的要求,让她明白做关于产品的事情时,需要去和上级确认,按照职责范围去操作,依据标准去执行,最后造成了她所不能承担的严重后果。 所以,我们该如何去好心办好事呢?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做好“一清、二合、三请、四执”,就可以,下面我们就来说说: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清,一清表示一定要清楚知道你想做的好事要达到什么目的!其实可以理解为我们需要知道要做好这件事,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那么回到刚才那个实例中,很显然,检验员将完成一个合格的报告做为了目的,而并不是将完成一个真实确认产品数据的报告为目的。那么当你的目的都已经偏失的话,你的执行和结果肯定也是偏失的。 再来看看二合,二合表示你要做的好事是合理并合规的!当你的目的已经定义好,接下来就要去看你要做的过程是不是合理和合规。合理意味着你不能去逾越你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去做,而合规则意味着当你的过程有规则或者有要求时,你必须遵守,不能违反,这两点看起来有些相似的意思,但是实际上是有区别的。 当我们的好心是合理并合规的,那这时,就可以三请了,三请实际上表示为最多三级的请示!当好心准备做好事前,我们还需要对所做事向上一级请示或确认,最多三级的意思是,当达到最多三级时,信息已经基本到达了客户端,所以,用最多三级表示,此请示动作必不可缺,因每个层别掌握的信息含量是不同的,必要的请示可以让你过滤掉一些可能不必要的动作。 最后就是四执了,四执的意思为“有标准执行、按照标准执行、监督的执行、持续的执行”: 有标准执行:意味着所去做的事,是有依据的,是经过确认和论证后,标准化文件下发的正式执行,而不是一时口头的执行或者临时的动作。 按照标准执行:则意味着所执行的标准是可量化和可进行实际操作的标准,而不是模糊及无法实际操作的标准。 监督的执行:意味着在执行标准时,有对行为的监督,无监督的执行,意味着你所做的事可能存在偏差不被发现的风险。 持续的执行:好的标准和执行则需要标准化之后的持续,这点就不做阐述了。 所以,综上而述,我们怀着好心去做一件事时,一定要明白自己要达到的目的,一定要合理合规,一定要多确认,一定要有做好事的方式和方法(既是我们所说的标准),并持续这些标准,那我想,你的好心就可以做成好事,反之,任何的缺失,都会让你的好心成为办坏事的开始。 “陈哥感言”是陈哥在标杆精益杂志开设的专栏,作者介绍:特赛亚陈哥(益友会宁波分会组织委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