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古国——湖北厉国,神农氏后裔,国名跟蝎子有关

 9tx22v工人 2019-03-14

《左传·桓公十三年》记载:“楚子使赖(厉)人追之,不及。”公元前699年,楚武王命儿子屈瑕(当时担任楚国莫敖,相当于上将军)去攻打罗国(湖北宜城市境内),鬬伯比为他贱行时发现屈瑕走路趾高气扬,断定他此去伐罗必遭失败。于是回去告诉了楚武王,楚武王也不放心,想把屈瑕诏回,于是派赖国人去追,结果大军已经走远,没能追上。从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赖(厉)国归顺楚国,而西晋杜预在此注释:“赖(厉)国在义阳随县。”即今天的湖北随县历山镇一带。

西周古国——湖北厉国,神农氏后裔,国名跟蝎子有关

据《汉书·地理志》对南阳郡随县一条注:“厉乡,故厉国也。”说明随县古厉国有个厉乡。据《帝王世纪》记载:“神农氏起于列(厉)山,谓列(厉)山氏,今随厉乡。”说明厉国为神农氏后裔,姜姓,应该是个独立存在的古老方国。据说随县厉国在西周初重封,我们都知道,武王克商后为了尽快恢复秩序,安抚天下,对异族施行招抚分封政策,寻访先贤圣哲后裔,裂土封侯,镇守一方。其中为了拓展南疆这一块,分封了一批姬姓或异姓诸侯,号称“汉阳诸姬”,让异姓诸侯穿插其中,一来方便监管,二可充壮实力,这个厉国估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国的,将他分封在随国附近,由随国管辖。而事实上,据1902年陕西岐山出土兵器《太保王戈》铭文记载:“六月丙寅,王才(在)丰,令(命)太保眚(省)南或(国),帅汉,(出)寝(殷)南,令厉侯辟,用鼄走百人。”大意是周王在丰这个地方命令太保视察南方诸侯,沿汉水南下,册封厉国为周之诸侯。这似乎验证了西周之初南方确实有个新册封的厉国。

西周古国——湖北厉国,神农氏后裔,国名跟蝎子有关

“厉”的金文外部一个“”,代指岩洞,里面有一类似“蝎子”一类的动物,造字灵感可能来自“岩石缝里的蝎子”。由此可以想像,蝎子也许是早厉部族的族人们每天要接触的动物了,或作食物充饥,或以蝎子入药。蝎子有一对锐利的钳子,故“厉”字最初的意思就是锋利,后来人们发明了磨刀石,磨刀石能使金属器具锋利,久而久之,“厉”字成了“磨石刀”的代称,所以《说文解字》说:“厉,旱石也。”相传炎帝神农氏发明了农事和医药,他尝遍百草,授人农耕,培植五谷,为人类的生存贡献巨大。早厉部族的族人们或许是最早发现这种可以药食两用的蝎子的部族,由于蝎子消炎解毒的神奇攻效,成为当地族人的祟拜,国名或许由此而来。

西周古国——湖北厉国,神农氏后裔,国名跟蝎子有关

春秋初期,厉国已沦为楚国的附庸,应该是楚国最早的一批附属国。楚国北上争霸时,厉国也曾作为风水宝地被楚国拿来会盟之用。清华简《系年》记载:“楚庄王立十又四年,王会诸侯于厉,郑成公自厉逃归,庄王遂加郑乱。”楚庄王即位后,继续北上争霸,晋国为了维持晋文公的霸业,与楚国形成对峙,而隔在中间的宋、郑、陈等国成了晋楚两国的争夺对像。公元前607年,楚国与晋国在北林(今河南新郑境内)发生了一场大战,楚国得胜,取得了郑国的附属权。《系年》记载说得是公元前599年,楚庄王召集诸侯在厉国会盟,但从北林之战以来,虽然郑国在表面上一直臣服楚国,实际上郑国心里一直愿意事奉晋国的,因为此时晋文公的霸业余辉还在发挥作用,郑国也没完全把楚国放在心里。一个言语不合竟然不辞而别,这下可把楚庄王给惹毛了,会盟上不听话是盟主最忌讳的,于是楚国伐郑。这里提到的会盟地点即是随州境内的厉国。

西周古国——湖北厉国,神农氏后裔,国名跟蝎子有关

厉国何时亡国不可考,不过随着野心勃勃的楚国将脚步逐渐伸向中原,身在楚国腹地的厉国或许早在楚文化的长期浸淫中不知不觉被同化融合,成为了楚国的一份子。厉国国亡后,有厉氏,后为厉姓,成为又一支厉姓的来源。

文/堰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