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水墓”漂出23口棺材,考古队打开后,大骂墓主没人性

 nangongcunfu 2019-03-14

近段时间“海昏侯”墓穴的挖掘工作备受世人关注,而早在1978年,湖北随州一个雷达后勤部队在扩建营房的时候发现了曾侯乙墓。墓中出土文物众多,其中青铜器更是引人注目,最著名的编钟让所有人叹为观止。在六千多件的青铜器中,编钟成为其中熠熠生辉的明星,共六十五枚,总重达到三点五吨,在两千余年的时光中竟能保存如此完好,时至今日仍然可以进行演奏,可谓是个奇迹。但是随着挖掘工作的逐步开展,随之展开的工作让众人为之震惊。

挖掘工作在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自行组建的考古队伍中展开,经过两个月的考察,考古队确定随州的这处不平凡的土地是一个大型的古墓。当打开封土之后,专家们发现墓室积水较为严重,是地下水导致墓室变成“水墓”。而安葬的棺材也飘了起来。这是目前我国各项考古项目中唯一一座“水墓”。而为了确保文物的完好性,专家请来吊车将所有的棺材整体运走。

将棺材打开后,里面场景更是令人触目惊心。这一连二十三口棺材中都是女性骸体,经过科学技术对骨骼的分析,这些遗骸的年纪都是十三岁至二十五岁不等,所以看到这些景象后,考古队员大骂墓主太残忍、没人性。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正值花季年纪的女尸都是陪葬人殉。这种殉葬制度是出现于原始社会的,根据墓主人的地位高低,陪葬人殉也有所不同。因为活人殉葬过于残忍,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会采取毒酒、活埋、 砍杀等方式进行陪葬。这样的殉葬手段在封建奴隶制度中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由于几千年来中国都是皇权专制社会,在奴隶主的眼中,奴隶是工具而非人。随着封建制度的深化,历代的王公贵族都可以任意杀戮奴隶,他们希望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仍然享受特权,导致殉葬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曾侯乙墓中,因为棺材打开后除了女尸,还发现了大量的青铜乐器,所以基本可以判定,这些女子都是当时墓主人的随侍歌姬或者自己的乐工。曾侯乙墓的发掘勘探工作是巨大而冗杂的,在《左传》中清晰的记载着有关随州国家的历史,这与现在发掘地点是完全吻合的,而对于曾侯编钟也是记录在册。据资料记载,曾侯乙是战国时期的人,除了墓穴中发现可以证明他身份的文物外,一些资料中也此人生平的记载,是一位诸侯王。这样的地位也是与如此大量殉葬人员的相吻合的。

曾侯乙墓中仍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考古人员的进一步考证,海昏侯墓的发掘工作也被很多人期待着。未来还有什么样的进展,让我们拭目以待。你对考古感兴趣吗?说说你知道的一些不为人知的考古事件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