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伟大的开端: 霍尔效应

 由狭渐广 2019-03-14


1

引子


1879年,是不寻常的一年:爱因斯坦出生、麦克斯韦去世、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冯特创立了现代心理学……。但我这里要说的是一个普通的研究生,一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在专心地做物理实验——就是在通有电流的导体中,施加了一个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竟然发现导体中产生出一个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横向电压。


惊讶!导体中有电流通过,那是因为有纵向电压,所以才有了纵向电流。但加了一个磁场后,导体竟然出现了横向电压。如此重大的发现,令这位研究生兴奋不已,这位研究生的名字是大厅(Hall),音译为霍尔。这个发现就是霍尔效应(Hall Effect)。



 


2

实验本身


现在我们要展开说说这个实验,让大家清清楚楚地感受这个效应。


先设置一个三维直角坐标系,三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X\Y\Z,然后将一个长方体的金属板沿着X轴方向放置,就是把金属板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保持一致,宽度方向与Y轴保持一致,厚度方向与Z轴保持一致。以后我们把这个金属板就叫做导体板。


如果我们在金属板两端施加电压,则会有电流从导体板通过,电流I的方向就是X轴方向,也就是说电流是沿着导体板长度方向走的。


正当电流沿着X轴方向轻轻松松走着的时候,这位名叫霍尔的研究僧起了坏心思,他要对这个载流导体板加一个磁场,而且这个外加磁场的方向是垂直于这个板子的,也就是说这个磁场B是沿着Z轴方向的,所以这个磁场B也是垂直于电流I的方向的。



一旦加了这个外磁场后,霍尔发现导体板两侧就出现了横向电势差(电势差就是电压),我们将之记做U


这个发现就是霍尔效应,令当时的科学界很震动:纵向电流中竟然出现了横向电势差你霍尔是相当的效应啊。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不免冷笑起来:这有什么呀。不就是运动电荷受到了磁场的洛伦兹力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朋友,话不能这样说!霍尔发现霍尔效应的时候,那是在1879年,汤姆生(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才发现电子。也就是说,霍尔所处的时代,根本不知道世间有电子这个玩意儿,更不知道金属导电的原理。所以科学界觉得霍尔效应非常神奇。而现在,一个高中生都可以很好地解释霍尔效应,因为高中生都知道,磁场对运动电荷会产生洛伦兹力,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来判断。

 


3

霍尔效应的解释


我们刚才将导体板沿着X轴方向放置,电流I的方向就是X轴的方向,这意味着金属导体板受到X轴方向的电场,记做Ex,然后我们又外加了一个磁场,磁场方向是沿着Z轴的,所以记做Bz


这个外加磁场Bz就会对导体板内的电流产生作用。确切地说,会对导体板内运动的电子产生洛伦兹力,导致电子的运动发生偏转,由左手定则判断,电子会沿着负Y轴方向运动。


此时,有人陷入困惑,有人略显震惊,当然也有人不看了。本来电子在横向电场Ex的作用下,沿着X轴反向运动(因为电子的运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的相反的),外加磁场Bz一上,电子又要沿着负Y轴做纵向运动,那岂不乱了套?


最多乱一会儿,马上就会恢复正常,为啥呢?当电子在磁场作用下,沿着负Y轴纵向偏转,也就是电子向导体板下端运动,不断地在导体板下端聚集负电荷,与此同时,导体板上端就不断地聚集起了正电荷。如此这般,就在Y轴方向形成了一个电场,此所谓霍尔电场,记做Ey。电子在这个纵向霍尔电场中会受到一种力,当然是电场力,方向就是Y轴方向。现在就有意思了,一方面磁场对运动电子有洛伦兹力,是负Y轴方向。而新形成的霍尔电场对电子又产生了电场力,是Y轴方向。这两种力可谓是针锋相对,相互拉扯





随着导体板两端的正负电荷越聚越多,这个纵向的霍尔电场就越来越大,它所产生的霍尔电场力就会阻止电子进一步向下端偏转。一旦电子所受到的霍尔电场力大到了与洛伦兹力相等,也就是双方势均力敌了,那这个这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就会达到一种平衡,电子的向下移动就会终止,那电子就又会老老实实地沿着X轴反方向(原方向)运动了,最终导体板中就只有沿着X轴方向的电流了。

 

但纵向的霍尔电场始终保持着,一直抵消这洛伦兹力。既然有霍尔电场,当然就会有相应的霍尔电压,我们将之记做UH


那么,这个霍尔电压是多少呢?总应该有个理论计算公式吧。那就是:



公式中UH是霍尔电压,I是电流强度,B是外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d是导体板的厚度,K是比例系数。


由此我们明白,霍尔电压UH与导体电流I成正比,与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与导体板的厚度d成反比。


这个霍尔电压为什么直到霍尔才被发现,就是因为它的数值很小、很小,不太容易测出来。我们从公式可以看出来,要想让霍尔电压足够大,就要让分母d特别小。d是啥,导体板的厚度,所以我们必须要用特别薄的板子,要薄到让我们觉得它就没有厚度,这板子无厚的境界,就是从三维将到二维的板子,仿佛只有长度和宽度,只有霍尔电压才明显,才能感受到霍尔效应。


4

霍尔精神


看到这里,有人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个研究僧霍尔就是运气好,随便加了个磁场,顺便测了一下电压,结果发现了霍尔效应。事情真的是如此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霍尔发现霍尔效应之前,科学界早就发现磁场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就是安培力,就是安培这位物理学家在1820年发现磁场对电流有作用。


但是大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对此有自己的解读,他认为“在磁场中的通电导体受到的机械力不是作用于电流上的,而是作用在导体上的”,大家能明白麦克斯韦的意思吧,这个力不是作用在电流上的,而是作用在导体上的。作为研究僧的霍尔捧着麦克斯韦的经典巨著《电和磁》,读到这一句的时候,不禁满腹狐疑,这麦克斯韦是在胡说吧


 

不过,麦克斯韦毕竟是电磁学的大权威,研究僧霍尔还是有点儿心虚,又去请教自己的导师罗兰。罗兰一听自己学生的质疑,非常高兴:我也觉得麦克斯韦是在胡说,我当初做过实验想反驳他,但没弄成,你赶快去做!


有导师的支持,至少毕业不成问题了,所以霍尔就开始大干了起来。前面我们说过,当时电子还没发现,金属经典电子理论更没有建立,那霍尔怎么思考问题的呢?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看过一个电影:


说是国家要给山村通电,一个老农民问技术员:电是啥,电线流的是油还是水。我当时还笑了,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电是啥,还笑人家老农民。霍尔就没有笑老农民,因为他就把导体里的电流想象成管子里的水流,而且水流受到了某种侧向作用力,形成了侧向运动的趋势。


意是只有趋势,并没有实际发生侧向移动,但是会对管壁有压力,若在管子直径方向开上小孔、装上细管,连通小孔的细管里也会流出水来。于是霍尔就开始类比了,电流在磁场作用下,有侧向运动趋势,但并没有真正运动,若在导体两侧对应点上连接细导线,在侧向电压作用下,细导线里会有电流。于是霍尔在这样的思路下设计了实验装置,取得了成功。现在我们当然知道,这个所谓的侧向运动趋势就是霍尔电压。


霍尔不但能想,而且能做;我们前面说过,这个霍尔电压非常小,所以能侧向引出的电流也会特别小,一般人根本就测不出来。而霍尔的实验能力超强,能制作出贼厉害的实验设备,在当时就搞出了能测量10的-9次方数量级的电流强度,从而感受到了霍尔效应。


人家霍尔的确不是白给的。导师一看霍尔这么厉害,实验结果如此牛叉,直接就授予博士学位。


远在英国的开尔文(威廉·汤姆逊)大赞霍尔效应,声称它可以与法拉第电磁感应这一伟大发现相媲美


5

霍尔电阻


其实,霍尔效应只是一个伟大的开端,这个开端就在于霍尔电阻


既然有了霍尔电压UH,还有电流强度I,那我们就可以定义一种电阻,名曰霍尔电阻,记做RH



这个霍尔电阻确实是有些奇怪,竟然是用纵向的霍尔电压除以横向的电流I,算是什么玩意儿。的确不是个玩意儿,但以后大家对物理了解的越来越深入之手,会发现,物理概念是玩意儿的就没几个



 

霍尔电阻之所以成为固体物理中的重要概念,是人家特别有用,我们下次要讲的量子霍尔效应,玩得就是这个霍尔电阻。


好,我们再体会一下这个霍尔电阻的定义式:RH= UH/I

其中的霍尔电压UH



于是我们经过一番换算,最后可得这样一个公式:



其中q是就是电荷量,ns是载流子面密度(载流子就是电流的载体,金属中的载流子就是电子,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有电子和空穴,电解液中是正、负离子)。


从这个公式,我们不难发现,霍尔电阻与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是线性关系。


但是这种线性关系并不能总是保持,一旦磁场强度极高、温度极低的时候,霍尔电阻将与磁场变成非线性关系。其实所谓线性关系,那不过是一种近似而已,真实的物理世界都是非线性的


但我这里要强调的是,一旦磁场极强、温度极低的时候,霍尔电阻与磁场岂止变成非线性,而是要出现量子化平台,从而产生震惊全球的量子霍尔效应。

 

是的,本期所讲的霍尔效应只是一个伟大的开端,随后的物理学家前赴后继,不断投入到霍尔开启的道路,为霍尔家族平添了更多、更精彩的效应,这些效应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更要深刻地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