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淋巴结结核(瘰疬)效验方

 循天园 2019-03-14

颈淋巴结结核是发生在颈、项、腋间的一种常见外科病。现代医学认为是结核菌感染所致。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好发于耳后、颈部、颌下,常结块成串累累如贯珠之状,故称“瘰疬”。瘰疬的产生是由于长期的情志不悦、肝气郁结、气滞伤脾、脾失健运、痰热内生结于颈项而致本病。病之后期,肝郁化火,热盛肉腐则成脓,脓水淋漓,久不封口,耗伤气血则转为虚损。

中医可分期论治:前期为初期未溃;后期为已溃成脓,久不收口期。

1.初期前期未溃可用“消瘰汤”(或口服消瘰丸、小金丹):当归15g,赤芍20g,柴胡15g,川芎10g,莪术10g,海藻20g,夏枯草20g,陈皮15g,半夏30g,百部10g,浙贝母15g,玄参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

2.后期则用“八珍汤”加减(破溃后,久不收口用之):熟地黄20g,当归10g,丹参15g,白芍15g,党参30g,云茯苓20g,白术15g,山药15g,玄参15g,夏枯草20g,甘草10g。脓水多者加黄芪、鸡血藤;腐肉难脱者加黄芪、穿山甲、皂角刺;潮热盗汗者加青蒿、知母、鳖甲、白薇。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外治:初起未溃瘰疬可用雄矾膏外敷(雄黄粉20g,明矾10g,凡士林70g)。

溃后久不收口可用狼毒膏(成药),或狼毒粉纳入创口。

案例:张某,女,22岁,2002年3月15日初诊。春节后就发现在耳后、项部有数个小包块,微痛、不痒,也没去检查,3月5日经医院确诊为“淋巴结核”,但过去并无结核病史,痰检、胸片均证明没肺结核侵润。面色苍白,脉弦细,舌质红、有裂纹。西医诊断:颈淋巴结核。中医诊断:瘰疬。辨证:情志不悦,肝气郁结。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消瘰汤”化裁。夏枯草20g,玄参20g,大贝母15g,海藻20g,法半夏20g,百部10g,陈皮10g,莪术10g,柴胡15g,当归15g,赤芍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连用18剂(3周)后,包块缩小,饮食增加,又按上方加减,到5月15日,查颈部包块已消,停服汤剂,曾制“消瘰丸”服50天以巩固疗效。

附 张锡纯“消瘰丸”:牡蛎100g,生黄芪50g,三棱20g,莪术20g,血竭10g,乳香10g,没药10g,龙胆草20g,玄参30g,大贝母20g。上方磨粉炼蜜为丸,每次6~10g,海带汤送服。

体会 瘰疬,俗称“老鼠疮”,以儿童和青年人患病多。治疗不当,后期破溃,应用“五五丹”或“七三丹”药线引流,然后用“生肌玉红膏”脱毒生肌。本病中医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药治疗大都可以治愈。(陈胜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