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文人雅士到底有多爱竹?

 大全美文 2019-03-14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诗人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更是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 

在中国画史中,有很多以竹为题材的名画。

五代 徐熙 《雪竹图》 上海博物馆藏


北宋 文同 《墨竹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赵佶 《梅竹聚禽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赵孟 《窠木竹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顾安 《幽篁秀石图》 故宫博物院藏


元 倪瓒 《竹枝图》 故宫博物院藏


明 夏昶 《墨竹图》 故宫博物院藏


明 陈芹 《修篁文石图》 南京博物院藏


明 吕纪 《竹禽图》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郑板桥 《修竹清石图》


吴昌硕 《野梅修竹图》


齐白石 《朱竹》


潘天寿 《墨竹图》


李苦禅 《晨雀图》


启功 《朱竹》



最新展讯:

风正气清——顾利君百竹画展展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