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鞋带都不会绑的“巨婴”,却是世界最高产的数学天才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03-14

保罗·艾尔德什,是那种很久才会出现一次的天才。

1987年,一个寒冷的早春,七十四岁的保罗·艾尔德什,坐在新泽西州格林布鲁克的一家餐馆里。他半眯着眼睛,一边喝茶,一边将胳膊像稻草人一样伸向前方,样子看上去显得很古怪。

“你在哪儿?”他已经快瞎了,此时正在为看不到自己的朋友而生气:“上帝创造了我们,让我们享受痛苦,我们越早死,越违抗他的计划!” 艾尔德什喘着气,喋喋不休地埋怨着,仍没有看到他的朋友。

这时,身旁一个小朋友高声尖叫着,喊他的父母来用餐。艾尔德什气消了,举着的手臂也放了下来。“一个ε!”他总是这样称呼小孩,因为在希腊字母里,“ε”表示最小量。

“你好!”他披上自己破旧的外套,顺手拿起一个玻璃瓶,左手丢下瓶子,右手再接住它。小孩并没有被逗乐,孩子的父母出于礼貌,为他大声鼓掌。艾尔德什重复着他的伎俩,这时候他的朋友罗纳德·格雷厄姆及时出现,把他带到了其它朋友等待着的桌子。

点完餐后,艾尔德什翻过他的餐垫,画了一个草图。接着,他闭上眼,像是在思考,又像是睡着了。

与其他科学家不同,数学家不需要实验室设备。“数学家只需要静下心,偶尔需要纸和笔,你可以躺下,闭着眼睛工作,谁知道埃尔德什现在在想些什么?这就是数学的美丽之处!” 格雷厄姆说。

1996年9月20日,83岁的埃尔德什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位天才思考了比历史上任何数学家都要多的问题,他撰写或与人合作完成了1475篇学术论文,其中许多论文是不朽的。甚至在艾尔德什七十多岁的时候,仍发表了五十篇论文,这比大多数优秀的数学家在一生中写得都多,这也证明了数学不仅仅是属于年轻人的游戏

艾尔德什没有妻子,没有孩子,也没有家,数学占去了他所有的时间。他所有的财产,只有一个破旧的行李箱,和一只橙色的塑料袋。他的座右铭不是“其他城市,其他少女”,而是“另一个屋顶,另一个证明”,他以近乎疯狂的速度横穿五湖四海,从一个大洲飞到另一个大洲,从一所大学转移到另一所大学,足迹踏遍25个国家,在偏远地区完成过重要的证明。他永无止境地寻找数学问题和数学人才,常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一个数学家门口,宣称“我的大脑是敞开的!”随后便与之工作一两天,探讨数学难题。直到他满意后,便继续前进,去找另一个数学家。有时,为了搞清楚一个数学难题,他会不顾时差,深更半夜给世界各地的数学家打电话。对于埃尔德什的所作所为,这些经常被“骚扰”的数学家,更多的却是怀念。

在三岁时,埃尔德市第一次做数学。四岁的时候,他发现了负数。“我告诉我母亲,如果你从100开始,拿走250,你会得到负150。”他回忆道,“我的第二个伟大发现是死亡。孩子们不认为他们会死。我也是这样,直到我四岁,我和妈妈在一家商店,突然意识到我错了。我开始哭了,我知道我会死。从那以后,我一直想变得更年轻。”在他生命的最后25年里,他每天花19个小时研究数学,浓浓的咖啡和咖啡因片刺激着他,不让他睡着。当朋友劝他放缓脚步,他总是回答:“坟墓里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埃尔德什数学成功的部分原因在于,他愿意提出基本问题,批判性地思考别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但是,数学以外的基本问题,他却从来记不住答案,并且一再询问相同的问题。他时常指着一碗米饭,问它是什么,是如何煮熟的。同桌的其他人会耐心地告诉他什么是大米,但在一两餐之后,埃尔德什再次见到米饭,又会提出同样的问题,就好像从来没见过似的。

他对待很多事务,都有着同样的好奇心。当他第一次在面包上涂黄油时,已经二十一岁了。他回忆道:“我刚去英国学习。那是下午茶时间,面包送达。我太尴尬了,我承认我从来没有涂过它。我试过,这不是很难。”而在十年前,十一岁的埃尔德什还不会系鞋带。他对待许多事物的态度,就像对待数学的态度一样,仅仅停留在理论中。

虽然埃尔德什总是独来独往,但却很友善,富有同情心。他四处演讲,收到的演讲费通常赠送给亲朋好友或者学生。1984年,他获得了著名的沃尔夫奖。他将5万美元奖金中的大部分捐赠给了以他父母的名义在以色列设立的奖学金,自己只保留了720美元。四处漂泊的他,把为数不多的演讲费悉数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同事,有时送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自己对此毫不在乎,因为对他而言,最重要的财产是他随身带着的笔记本,当他的大脑产生一个新的想法,或者有了对数学的新见解,他就会立刻记录下来,直到埃尔德什去世前,他已经填满了十个这样的笔记本。

埃尔德什对数学的贡献,不仅仅在于那一千多篇论文,更重要的是他挖掘和培养出来的数学天才。每当遇到有数学天分的孩子,他就会不遗余力地鼓励他们,在他发掘出的上百位数学天才中,就包括华裔数学家陶哲轩

在埃尔德什眼中,数学家必须每周都有新的研究成果,一位数学家的死亡,并非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学术的终结。他和其他数学家打招呼的方式非常独特:“你还活着吗?” 在他看来,没有新的研究成果,就等同于死亡。在那个神秘的世界之外,常人总觉得他很古怪,甚至有些行为很荒唐;但如果把这些行为单纯看作是对数学的热爱,就很好理解他了。尽管埃尔德什对生活几乎无能为力,永远是个不会煮米饭、不会给面包涂酱的“巨婴”,但是在数学殿堂中,他却是一位立于不败之地的巨人,那种为了科学而献身的精神,闪烁着难以掩盖的光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