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海绵层/白皮层变蓝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自2014年起,网络媒体上就有大量的关于柑橘海绵层变蓝,甚至是发霉的报道,这些内容在消费者群里到处传播,一时间让消费者人心惶惶,柑橘出现滞销,柑橘生产者和销售者无力解释,叫苦不迭。 目前的自媒体发展迅猛,谁都可以注册个账号发布言论,一些无良媒体为了阅读量而采用夸张的标题。然而他们却没有能力去解释,只能片面地报道。 此类带有夸张性和疑问性的标题和内容让柑橘价格暴跌,果农果商损失惨重。 那么什么是柑橘海绵层/白皮层变蓝呢?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陈永森认为:千金桔、茂谷柑、温州蜜柑、马水桔、沙塘桔、南丰蜜桔、沃柑等多个品种均有发生,脐橙上尚未发现,马水桔和千金桔等晚熟品种更容易感病。 针对这个问题,小桔灯最开始拿了一些样品到浙江大学进行检测,发现不是真菌引起的。 白皮层蓝变,外国人对此早有观察,并在《佛罗里达柑橘诊断指南》有介绍,介绍的情况和我们观察到的情况符合。 (李曦翻译) Blue albedo is a condition where the albedo (white portion of the peel), and sometimes the vascular bundles, segment walls and occasionally juice sacs, have a distinct light blue color. The discoloration can vary from distinct vascular bundle patterns (Fig. 96) to an overall bluish color in the albedo.
早在1944年,就有报道说蓝色的内果皮是顽固的病害。
Consumers occasionally report this disorder as an alarming observation.消费者偶尔会报道这个现象,作为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
The blue color is a naturally occurring water soluble pigment, probably an anthocyanin similar to those found in blueberries and sweet cherries.这个蓝色是天然的水溶性染料,它与蓝莓和樱桃中的花青素相似。 The color persists in fresh fruit held at 4.4°C (40°F) and 21.1°C (70°F), but gradually fades in 3 weeks from chilled sections held at 4.4°C (40°F).这个蓝色出现在温度保持在4.4℃和21℃的鲜果中,但在冰冻的切片中,在4.4℃三周内会褪色。 Control is effected through careful management. Avoiding excessive fertilization of shallow soil groves and selecting well drained groves for fresh fruit marketing in seasons with excessive rainfall will minimize the problem. 此类现象要经过精心的管理来避免,浅层的土壤应该避免过量的施肥,尽量选择排灌良好的地块来生产季节性的鲜果来减少这样的问题。
陈永森等人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3月期间,到广西桂平罗秀、武鸣双桥、贵港平南、桂林阳朔、南宁海吉星、高峰、北湖等农贸市场采样调研。 得出的结论是:
缺氮和营养失衡可能是导致病树叶片黄化脱落、叶片稀少而尖的原因。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柑橘果实海绵层“霉”变病在全区均有发生,病变果树呈现明显的缺素症状,叶片逐步黄化脱落,新叶稀少而尖,树势弱。病害不是霉菌在海绵层中感染导致,与植株是否感染柑橘黄龙病菌也无直接的关系。 海绵层“霉”变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引起的原因可能是植株营养元素失衡,导致铜离子在海绵层过度富集,呈现出“霉”变的灰蓝色显色反应。因此,开展果树营养诊断与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植株和土壤营养是减少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所以对于此问题,消费者大可以放心,变蓝不是发霉,只是铜离子含量高了一点容易被氧化染色。剥掉蓝色的海绵层,果肉是可以吃的,果肉的铜含量跟正常果没有区别。 对于种植户来说,生产管理中要注意种植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柑橘营养要均衡,做好土壤的检测工作,进行安全生产,提高柑橘的品质,对消费者负责。 - end - 点击[以下图片]即可查看技术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