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历多久可以开悟?” 禅师说:“十年。” 学僧又问:“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久开悟?” 禅师说:“得二十年。” 学僧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修禅,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那样你永无开悟之日。” 学僧惊讶道:“为什么?” 禅师说:“你只在意修禅的结果,又如何有时间来关注自己呢?” 这则故事说明什么呢?太过注重结果的时候,行走的步调会紊乱,匆忙赶路的过程中,双脚触及地面的力度会减轻,如此生活就会有失踏实,进而降低生活、成功的质量,为此,禅师才劝诫学僧,凡事切不可急躁冒进,戒除急躁,真正静下心来看清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 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多的数不过来,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于是心浮气躁,汲汲营营的追求。求得了这个,丢失了那个,心中满是愤懑,求不得,舍不得,懊恼不堪,生命就这样在拥有和失去之间流走。 其实,生活中诸多的压力,都是给自己找的坎;生命中诸多的痛苦,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当你放下心中不必要的攀比和欲望,让自己的身心慢下来,细细的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是原来那个自己,快乐,而不缺乏梦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