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牌摊上的文化 天津人自己的那份悠闲 ——致老牌友人 天津人一到逢年过节六日休息的,从小就得三五成群约着打会儿牌,消遣消遣。 那个笨的(像我)小时候被贴一脸纸条、上学时候被画一脸笔道、长大花光手里的“毛票儿”… 这在老人嘴里叫:“介孩子吧,兜里揣付牌,逮谁跟谁来,瘾大技术差,场场都不落!” 到底天津人为嘛这么耐打牌,小编跟您慢慢说道说道~ 天津人最爱打什么牌 ——“砸六家,可不止六家!” 首当其冲的就是“砸六家”!最早的砸六家,全严没有说话的,没有什么闲白儿语言,只能问数,别的什么都不能说,全靠长时间在一起玩的默契和令子。 后来吧,可能是觉得不过瘾。这“六家儿”的游戏,就变成了气势的比拼,群众也会参与其中。 蹲三家是老爆三,蹲两家叫爆两样,落一家叫独面巾! 打的对方蒙头转向叫锅塌豆腐。打得好的不准说话,只准对眼神递令子。 打六家最高境界是局上多激烈,只斗牌斗话斗优默,不斗人。 这“黑话”牌友们更是发挥到极致了!: “二道送一颗” “规矩,越规矩越好!” “严了吗?”“还没严了” “要嘛的?”“漂亮的” “扛旗没打了” “哎哎,红桃4你管嘛?” “卷里,给我卷里!” “砸对门、不死人” “7788问下家” “规矩,越规矩越好!” ——“憋七,憋到没脾气了!” 人多够数砸六家,3个人打不了麻将,那会儿又没有斗地主。憋七就成了喜闻乐见的小聚必备! 玩的是一个“排兵布阵”的战术,你手里那张的7,嘛时候出是关键! 如果砸六家是拼的是“合作”,憋七主要靠的是开头的运气,你本事再大,抓一把的“勾、疙瘩、K”,也真是没嘛戏! 脾气急的,看完自己那把牌就直接问“哎呦,谁有7啊!赶紧出啊!” ——“砸红一,砸的是个气势!” 马路边的牌摊是最有感觉的,大夏天的,天津爷们把挎栏背心卷到肚皮上面,出牌的时候拍的桌子啪啪的响啊! 一定要突出这个“砸”字,比如当自己特别有把握能管住对方的时候,出牌时一定将牌拍在桌子上。响声越大越好。 牌摊打牌,最怕的就是个规矩不一样,砸红一贵在规则单一,牌少,玩法简单,一把一把的出的特别快。 有本事的上来就问你“宣不宣!不宣我宣了啊!” 输的那波得给人家赢得“上供、搬牌”,手里的“蛤蟆、大鬼”都得会出,可别把自己这波的砸死了。 ——“曾经大娘们的最爱,天津纸牌!” 天津纸牌老相声作品里经常提到,第一次见还是在非遗博物馆中看到的,别说玩了,见过的人都很少了。 ▼▼▼ 天津最烦的几种牌搭子 ——“我先欠着,先欠着!” 把把打完不给赢家钱,回回都说没零的先欠着,下把一起给。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打牌你不知道破钱? ——“输了,就输不起!” 赢了不吱声,输了巴巴说,怪对家打的不好、怪位置没坐对、怪上家不会出,怪一波的不给封,而且各种不得劲,各种甩脸子。 ——“穷摔!” 打个牌就像跟牌有仇一样,把拍使劲朝桌子上拍,拍的桌面“砰砰”响。人家摔是一块的情绪到了,你这自己瞎摔嘛,心脏病都快出来了! ——“王八念经!” 一边打牌一边唧唧歪歪,一会哎呀自个打错了牌,一会又要站立飘,张张牌背后都有个感人的故事,别人牌他也要叨咕。 ——“钝刀杀人,出慢牌!” 出牌磨磨唧唧,死活不打,一桌子人等他一个,有时候牌都要拎出来了又拿回去了,死牌落地儿啊!都能把急脾气急出高血压了! ——“鲤鱼钻草!” 出牌爱朝桌子中间堆牌的位置丢,让别人搞不清楚他到打的哪张。 ——“死牌回春!” 打错了又把牌捡回来重新打,还不管大家同不同意。 ——“打死不承认!” 打完了一算账,明明赢了非说自己没赢,其实这种人怕你们起哄请客。 |
|
来自: 360_ss_note2 > 《微信群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