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徕卡的松下秘密

 昵称535749 2019-03-14

2019-03-13 18:56



“德国”徕卡的松下秘密

虎嗅注:徕卡被视为摄影界的传奇品牌,在一众日本厂商之外特立独行,高昂的售价让它站上奢侈品地位。进入数码时代,徕卡在经典的M系列旁轴相机之外,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然而徕卡真的仍在坚持标榜的“德国制造”吗?

镜事屋年度压轴之作。

徕卡是一个神圣的品牌,作为现存唯一成规模的欧洲135画幅相机厂商,其如奢侈品的定位让众多摄影发烧友顶礼膜拜。其传奇般的M系列旁轴联动测距相机更是摄影艺术的经典传承,而为其所配套的M卡口系列镜头更是德国光学的浓缩——优秀的像场一致性,较高的极限分辨率,较低的色散,刻意保留的像场弯曲和对传统双高斯结构的不断改良也让它们成为了镜头爱好者的终极目标。

然而对于普通的富有爱好者来说,M卡口的手动对焦的操作方式已经足够考验,更别提那些个动不动就会跑焦的黄斑联动系统.....

作为对以上人群的回应,徕卡与2009年率先推出了大底便携机X系列,随后又于2014年推出了可换镜头的自动对焦APS-C画幅无反T系列,这些相机都拥有徕卡标志性的精湛做工和德国产光环。然而令扫街摄影师不满的是,它们的自动对焦速度太慢了,并且传感器也不是全画幅(很不德味),渐渐的,这些APS-C画幅相机沦为了花瓶一般的存在。

而在此之前,一个日本公司于2012年发售了一款定焦全画幅便携相机,这款相机所搭配的镜头被美誉为堪比徕卡Summicron 35/2 ASPH,许多摄影师惊呼:这才是现代徕卡!想必对徕卡本尊来说,这样的称呼是很不好受的。

终于在2015年夏天,徕卡发布了一台足够劲爆的新相机——Q Typ116,这款相机搭配了新开发的全画幅感光原件和带光学防抖功能的28mm大光圈镜头。而人们惊奇的发现,这款相机的电子部分相比以往的X系列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存在。

Q的自动对焦非常快速,屏幕显示效果和菜单反应速度简直跟当时的其他徕卡机型不在同一水平上。直出色彩相对以往机型的高饱和高反差杀马特风格也有了明显改进。更重要的是,这款相机仅售3W左右....凭借以上优势,这款相机热销不止,并且在传感器性能和最终售价都占劣势的情况下将日本对手挤出了市场。

Q的这枚28/1.7镜头实际表现也非常好,全开十分锐利,色散很低....

不过人们更多注意的还是关于这台相机的血统,从最开始的畸变门一直到后来的松下组装云云,你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得到如下结果:

(额....)

(这么说给我一种钦定的感觉....)

(看来徕卡秘密已经人尽皆知了。。。)

作为镜事屋,我们看到,以上说法无一例外表示徕卡Q的镜头为柯美设计/制造。更有甚者表示徕卡官方都确认是柯美设计。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

今天镜事屋就来揭露真相。

本专利申请于2014年9月25日,发明人饭山智子,末吉正史。

前者来自松下公司,申请了大量手机用镜头专利。

后者是索尼公司知名的中生代镜头设计师,此前开发过包括索尼A口Sonnar 135/1.8,FE70-300G,E16-50,蔡司Milvus 50/1.4,徕卡24-90/2.8-4等重磅镜头。

以下为末吉君盛世美颜:

(来源:http://www./lifestyle/articles/0612/27/news013.html)

(中间者为末吉正史)

而专利申请单位是谁呢:

(Panasonic)

网络上胡说八道放屁的人真多,这头跟柯美半分钱关系都没有。

切入正题:

专利中认为近年来紧凑型相机所搭配的传感器尺寸越来越大,因此也导致对镜头的要求越来越高,新一代的镜头应该具有能应对高像素数码相机的能力。

同时,便携相机对体积要求很好,而在此时需要同时达到高速对焦和高画质,传统的单IF方式无法满足要求。

以下为最接近生产品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结构像一个Biogon魔改,稍微有一些双高斯血统。便携机镜头大抵如此。

可见,这枚镜头使用了迥然不同于RX1那类似半整组的对焦方式。这枚镜头的对焦组由两部分组成——G2与G4,这两个对焦镜组在对焦时同时向前快速移动。

在徕卡那里,这种对焦方式被称为双内对焦(DSD)。而在索尼新推出的GM镜头中也应用了这种对焦方式,索尼方面称之为双浮动对焦。

这种设计对一个便携机来讲相当奢侈了....

由于透镜系统具有两个对焦透镜组,因此可以增强在近对焦状态下校正聚焦透镜组的像差的能力,从而可以设计更紧凑的镜头系统。利用其中提供两个对焦透镜组的配置,可以便于校正由于聚焦引起的球面像差。同时,拆分开的对焦组有利于减轻单一马达的重量负担,可以更好的提高对焦速度和降低马达噪声。

第一聚焦透镜组和第二聚焦透镜组中的一个具有小于另一个的屈光度一半的屈光度。独立校正的目的在于在应用于每个聚焦透镜组时,镜头可以便于校正像场弯曲。

静止第三透镜组G3设置在第一对焦透镜组和第二对焦透镜组之间。这种设计可以抑制在从无限远对焦状态到近距离对焦状态的聚焦中由于两个聚焦透镜组引起的像差波动。

具有非球面的透镜元件设置在第二透镜组G2中,第二透镜组G2位于像侧的孔径光阑A的最靠近位置。利用这种设计,可以减小在孔径光阑A更靠近物侧的一侧镜组所引起的球面像差。

第一对焦透镜组和第二对焦透镜组都设置在比孔径光阑A更靠近像侧的位置。利用这种设计,可以充分地校正上下光线的像差,从而在无限远对焦距离上获得高性能成像。

位于最靠近像侧的第五透镜组G5具有负光焦度。利用这种设置,可以缩短后焦距,从而可以减小镜头的总长度。

当镜头在0.3m-0.17m的微距对焦模式时,G1/G2/G3/G4镜组会整体前移,G5作为浮动镜组固定。在这时,根据设计师的思想,镜头的光圈叶片会稍稍关闭以得到更良好的成像。

第五片镜片为防抖镜组。

玻璃用料方面,这枚镜头第一片为一块片型难过且材质比较脆的钛火石玻璃S-TIL26。第二片及倒数第三片则为Hoya拿手的超高折射火石玻璃TaFD33。此外镜组中还使用了被称之为适马黑科技玻璃的异常色散材料FCD515一片。

第六枚镜片及倒数两枚镜片都为非球面镜片,其中最后两枚更是双面非球面。结合松下的先进模压技术,极不明显的洋葱圈也是在意料之中。

最后两片镜片口径大非球面拐点明显,生产难度很高。

(版权所有)

以下为无限远及0.3m时之像差图:

畸变高达10%

全开很锐很锐,但是边缘成像不太好哦,出现了明显的像散。

像场过半以后的区域不太细腻。

另外,像场确实不够全画幅....标注的良像场范围要小一点

实际规格为27/1.75,矫正后刚好28mm。

以下为微距模式0.3m及0.17m之像差图:

尽管这种相机的微距模式都是聊胜于无,但得益于双浮动镜组,这枚镜头的表现确实还不错。当然,跟光圈收了一档也有关。

以下为徕卡官方MTF,估计很多人都没见过:

边缘有较为明显的彗差。

边缘的像散实拍中确实比较明显,以下为画面最边角位置,光圈设置为f3.2时:

这枚镜头的高速对焦,中心的锐利成像确实符合我们期待。个见这枚镜头与机身相匹配后确实要比RX1那套组合好。

中心真的非常锐,比FE55的锐度都还要厉害。而且焦平面几乎完全没有色散。(实拍感受)

中心放大截图:

(版权所有)

不过焦外二线性比较明显,喜欢柔软焦外的人可能会失望。

相比于RX1索尼的单打独斗,这枚徕卡镜头的松下+索尼的组合还是老道一些。

外传——徕卡Q的镜筒马达设计专利:

同样为松下申请

可见最后一片镜片固定在外镜筒上。

可见两个对焦组被分别串联到同一个驱动装置上,该驱动装置由两个轻型马达驱动,一个马达负责一个对焦组。

以下为对焦算法逻辑:

可见无论是机身还是镜头,徕卡Q的设计为松下包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