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写诗两万多首,连陆游都自叹不如,有首短诗人人会背

 老黄说史 2019-03-14

传世诗作四千多首,皇帝亲自赐名,连陆游都自叹不如。一生写诗两万多首,被誉一代诗宗,有首短诗人人会背。

陆游在《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中写道:“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诗中的“诚斋”,就是南宋的著名诗人杨万里。

杨万里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人们又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能诗亦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杨万里的诗,最初学习江西诗派,五十岁以后诗风大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别转一路,自成一家,被称“诚斋体”。

他的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比如他那首大家都熟能称诵的七言绝句《小池》,就能代表他的诗风: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在诗人的眼中,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小池》诗着眼细处,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诗歌画面感强,语言流畅,犹如一缕清风,吹拂过人们的心灵。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尤其是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早已成为人们心中对早春的共同认识。

诚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那样:“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杨万里的《小池》的题材虽小,但作者却能写出别样的幽情逸趣,这就是大手笔。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