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思极恐,生命是设计的产物

 为什么73 2019-03-14

生命  (英文国际版) Various  Artists - 生命

上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人类衰老的原因在于,构成人类生命最基本单位的细胞平均分裂50次以后就不再分裂迭代了,细胞的衰亡最后导致人类生命的终结。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人类的细胞内有一种东西,这种东西的长度会随着细胞的每一次分裂迭代而逐渐缩短,科学家将之命名为端粒。人类出生的时候,端粒最长,随着人类的成长,每一次细胞分裂迭代,端粒就会像被剪刀剪了一刀一样缩短一节,端粒被切尽后,细胞就不再分裂迭代了。

刚发现这个秘密的时候,科学家们和大家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以为找到了人类长生不老的法门了——想办法让端粒不缩短,或者让端粒进入休眠的状态,细胞是不是就可以无限的分裂迭代,进而让人类得到永生呢?

结果科学家们果然在人体内找到了这样的端粒作用失效的细胞,这种细胞的确可以无限次的分裂迭代,但这种细胞却是致命的细胞——这种细胞后来被命名为癌细胞。

后来,科学家又在人体内发现了可以无限次分裂,但又不会致命的细胞,这就是人类的造血干细胞。人类的平均血液量在8000ml左右,平均三个月就更新一次。如果按照其它细胞的50次平均迭代的寿命,造血干细胞150个月,人类尚未成年的时候就应该停止分裂了。可是造血干细胞却像是开了挂一样,只要人类活着就不停歇的分裂迭代。通过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科学家发现造血干细胞里面也有端粒,这些端粒也并非处于休眠状态。事实上造血干细胞每一次分裂迭代的时候,端粒也会被切掉一节。但神奇的是,科学家们在造血干细胞内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这种物质被命名为端粒酶。

端粒酶的作用是修复端粒。换句话说,造血干细胞每一次分裂切掉了多少端粒,端粒酶就给补充多少。每一次切掉的部分都很快会被端粒酶给补充回来,因此造血干细胞也就能够永不停歇的分裂迭代。

科学家们接下来又发现,普通细胞内也有端粒酶,但这些端粒酶却处于休眠的状态,放任端粒不断被切掉,而不进行干预和修复,也就是看着端粒消失后与细胞一起消亡。基因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拥有激活普通细胞端粒酶的技术了,那么,通过人类干预激活普通细胞端粒酶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后果是,这些细胞癌变了,变成致命的癌细胞了。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普通细胞内的端粒好比是一个计时器,倒计时的。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节,人类就向着生命的尽头迈进了一步。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人类干预,原来正常的细胞就会癌变,人类离死亡就更近了……

是不是细思极恐?这一切如果不是设计的结果难道会是自然进化形成的吗?还记得九哥曾经介绍过的熵恒增原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