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给女儿的信:“女儿,婚姻不是扶贫,倒贴的苦,你没必要吃”

 蓝色天空309 2019-03-14

母亲给女儿的信:“女儿,婚姻不是扶贫,倒贴的苦,你没必要吃”

这几天,柳母的脸色阴沉着,不太好看,邻居撞见了,关切地问,是不是家里遇到了什么糟心事,

柳母素来情商高,家里的事,从不外扬,她,确实有事,但为了保留家里人的面子,她假装说,自己生病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柳母为了柳倩的婚事,真是伤透了神。为什么?因为自己和老伴辛辛苦苦栽培养大成才,研究生毕业的女儿,现如今,为了爱情,竟然要嫁到农村去了。

柳倩从小没吃过钱的苦,一出生就在双职工家庭里生活长大,连饭都不知道怎么烧。

柳母一心希望女儿能找个本地的,门当户对的男人,当女婿,这样,女儿想家了,可以经常回家来看望,自己和老伴想女儿了,也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去看望女儿,岂不是很好?

可是,柳倩偏不如母亲的意,在工作上认识了大学毕业的张泳。在学历上,柳倩是研究生,张泳是本科生,不太般配,但也能说得过去,毕竟都受过高等教育;在收入上,柳倩要比张泳高出四五千块钱。

母亲给女儿的信:“女儿,婚姻不是扶贫,倒贴的苦,你没必要吃”

光这两点,就已经看出差距了。这还不够,柳倩家庭良好,父母都是双职工,有退休工资,而张泳家务农,兄弟姐妹多,父母收入低。可以说,门不当户不对,又是偏远的农村。柳倩要是真的嫁过去,就是远嫁,低嫁了。

柳母为了这事,很是头疼。虽说婚姻,不能只看金钱,但是,婚姻离开了金钱,就揭不开锅,无法生活下去了

坠入爱河的柳倩怎么都不听父母的劝,不愿分手,甚至要跟父母决裂,在家大吵了一架。

想来想去,柳母唯有一个办法,当面劝说没效果,只好给女儿写信:

“女儿,妈妈实在是没法子,才想到要用书信的形式跟你沟通。因为自从上周你带回张泳以后,说非他不嫁,我和你爸爸不同意以后,你就不愿跟我们说话了。

女儿,妈妈阻止你远嫁,阻止你低嫁,是深知婚姻没那么容易,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你跟张泳的条件悬殊,他的收入没你高,在你工作的城市也买不起房子,要是结婚了,只能回他的老家去,跟他父母兄弟一大家子挤在一起。

母亲给女儿的信:“女儿,婚姻不是扶贫,倒贴的苦,你没必要吃”

你从小生活在单纯、家庭关系简单的家庭里,哪能面对这种人口多,家庭矛盾也多的婆家呢?我太了解你。

退一万步讲,就算你婚后不跟公婆住在一块,你们独立买房,但是,凭借张泳的工资,想要买婚房还得等上好几年吧?到时候,你们房子没买到,孩子倒是先出生了。

孩子出生,谁带,是个问题。假如你的公婆带,你要回来上班,你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假如你辞职回家带,你就损失了收入,在婆家,就等着受气吧,我可以这么毫不客气、也敢打包票地说。

没有哪个当婆婆的,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辛辛苦苦挣钱,而儿媳在家带娃,就算带娃辛苦,她们都会忽略不见,只看到你在家什么都不干。

这是其一。其二,就算你们准备买房,那光靠张泳一个人的钱,恐怕不够吧,还得靠你贴补,买房后,还要按揭,恐怕你还要贴补家用。

女儿,你想过没有。这样倒贴的婚姻,你会幸福吗?如果结婚反而比单身过得更差,那结婚的意义在哪里?去扶贫吗?

母亲给女儿的信:“女儿,婚姻不是扶贫,倒贴的苦,你没必要吃”

女儿,妈妈是过来人,有责任告诉你一个道理:婚姻不是扶贫,倒贴的苦,你没必要吃。你完全有能力嫁得更好,甚至高嫁。就算不高嫁,至少嫁给门当户对,平级的家庭,都会远比你低嫁更幸福,更顺心。

我希望你能慎重考虑妈妈的意见。妈妈真的是为你好,为你操心,才会这么唠唠叨叨地说一番话。”

柳母写完这封信,早已泪流满面,她真的爱女儿,担心女儿,会想不开,甚至会一错再错。

为人母者,都希望子女婚姻过得幸福快乐。那些明明可以预见的痛苦与辛酸,就有责任告诉女儿。

希望女儿柳倩收到这封信后,能够再次慎重考虑自己的婚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