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红楼:衣冠禽兽孙绍祖

 江山携手 2019-03-14

在《红楼梦》中,孙绍祖登场最晚。在前八十回中,只是到了第七十九回他才露出庐山真面目,也可以说是露出了狰狞面目与吃人的獠牙。在这之前,小说只对他进行了两次虚写。

第一次,是在第五回的迎春判词中,道是: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

该判词暗示了迎春嫁了忘恩负义的凶恶丈夫,被折磨而死。子,旧时对男子的尊称。系,是。”子”“系”合成”孙(孫)”,指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同时,以“中山狼”来形容凶狼残暴的孙绍祖。由此,拉开了迎春悲惨人生的序幕。

第二次,是在第二十八回,呆霸王薛蟠作了一首粗俗不堪的”女儿诗”来影射人面兽心的孙绍祖。原诗如下:

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女儿愁,绣房蹿出个大马猴。

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

女儿乐,口口口口口口口。

具体解释请详见拙作《读红楼:呆霸王的”女儿诗”粗俗不堪,骂的原来是这个人面兽心郎》,这里不再赘述。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巜资志通鉴》中指出:“德者,才之帅也”。所谓国家栋梁,应是德才兼备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又红又专。一个人无德无才,是行尸走肉。一个人有德无才,是好百姓。最可怕的是无德有才之人,往小里说是害群之马,往大里说会危害国家和社会。

《红楼梦》中的孙绍祖一出场,作者就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缺德而有才之人。第七十九回是这样描写他的:

此人名唤孙绍祖,生的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

一个”应酬权变”,一个“兵部候缺题升”。可见,孙绍祖才貌双全,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是一个通权达变的仕途新贵。其左右逢圆的官场手段与学识能与之比肩、望其项背者大概只有同样是有才而缺德的贾雨村了。

那么,小说为什么安排由呆霸王作诗来骂孙绍祖,之后又将他二人一同写进第七十九回呢?

一、薛蟠与孙绍祖都是”作践脂粉”,迫害妇女的罪魁祸首,作者先进的历史观,价值观,特别是妇女观,对二人的行为深恶痛绝,把他们集中批判是匠心独具。

二、作者对二人的批判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思想高度。即象薛蟠这样没文化,没公职的人,他的无才缺德毁灭的只是一个家庭。而孙绍祖官居朝庭,被视为国家栋梁,他的有才而缺德,毁灭的将是一个阶级与国家。

三、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仁者爱人”。反观孙绍祖,作为朝庭大员,世蒙国恩,忘恩负义,凶残狠毒,对发妻恩爱全无,对婢女丫鬟兽性奸淫。一个对至亲家人毫无仁慈之心的畜生,何谈服务于社会?怎么可能忠于王事?巜红楼梦》正是通过对孙绍祖的批判,达到了从个人到阶级、从家庭到社会来彻底否定封建制度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