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玉之白谓之贵,籽玉之熟谓之尊。” 对于一些新手来说和田玉的优劣和价值评判标准更多的是白度。而对于一些资深的玉友们来说,和田玉籽料的“老熟度”则更重要。那么,何为“老熟度”?这个“熟”又是在籽玉的身上如何体现的?老熟指的是什么呢? “老”指的是老气,“熟”指的就是成熟了或熟透了。老气的籽料不一定就是指非常熟透的那种,而成熟度很高的,基本是很老气的。看是否是老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看结构 熟玉一般无结构,无结构就意味着玉质极致密,是纤维状交织结构的极端形态,因此无结构的“熟”玉密度和硬度会比一般的玉石略高,而玉薄之外有时显透,但区别于青海料水性的“嫩透”,是韧性与刚性并存的“熟透”。整体观察“熟”玉的质地柔韧中又透显出刚性,会散出一种宝光感。 2.看玉色 “熟”玉之色应是有油脂光泽的暖白色调,这种色调自然而然地会给人一种精光内蕴之感,不是极白,却又比极白更让人感觉心情静谧,似乎玉与人可以由此而融为一体。“熟”与的颜色应该是有油脂光泽的暖白色而不是那种极白的,它可以偏青色,但绝不能偏灰偏冷。 3.看形状 “熟”玉的形状在籽玉中最为自然流畅,且过渡自然,没有明显的棱角,仿佛在岁月的磨砺下,变得柔润光滑,把玩起来给人一种舒服感。 4.看皮色 “熟”其玉质致密,其皮色往往想入而不得入,只得在表面化开。因此“熟”玉的皮色多为洒金皮,且多活皮、油皮。在一些老熟的光白籽中,会有一层淡黄色的玉层,那其实也是一层洒金皮。 5.看毛孔 由于“熟”玉的质地紧密,其毛孔也相对细微,表面不会有较深的坑洼,毛孔大小也相对较平均,但一定要区别于喷砂毛孔的机械平均感。用肉眼观察,“熟”玉表面毛孔折光柔和流畅,不会有粗滞感。 6.看手感 “熟”玉因毛孔细小,入手后取出,水渍不会留存在表面,反而会迅速分离。将“熟”玉握于手中摩挲感觉,如婴儿肌肤般的凝脂之感便会在此刻出现,顺滑流畅,毫不滞手。 关于和田玉,每一块和田玉籽料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喜欢的不同,认可也就不同。还有更多关于和田玉的动态分析会展现在广大读者眼前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