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招标大数据是照妖镜,这些围标串标行为将无处遁形

 芃芃78 2019-03-14

随着网络的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信息库技术、加密技术等的融合,我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利用信息网络实行电子招标投标电子招投标。

电子招投标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招投标业务的协同作业模式。网络的实时性和开放性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差别和时空限制,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信息得以及时沟通,增强了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加快了招投标活动的整体进程。电子招投标还将制度设计和流程标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以固化,以期规范操作程序、避免执行偏差、降低项目风险。采购和招投标监管部门协同共享、动态监督和大数据监管为基础的综合监督体系全面发挥作用,电子招投标中监督体系在围标串标整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招投标将招投标环节电子化、数字化,其操作程序包括文件签发、投标截止、密封解锁、离线评标、中标通知等,可实现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下载、投标报名、投标保证金缴纳、电子投标保函递交等功能的在线完成。在遏制围标串标中信息化主要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集中获取、传递、处理、再生与利用;智能化则主要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推动招投标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与高效化。招投标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能够充分发挥交易数据和信用信息等在行政监督和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能提高围标串标识别效率、进一步遏制围标串标行为。

1、系统自动记录用户硬件特征码、工具软件、计价软件身份码等,将该信息和投标文件实施捆绑,开标评标时对这些不应该雷同的信息,进行识别比对和详细分析,可有效锁定违规线索。根据福建省采购网监督曝光的对开标解密异常情况监管的函多达30次, 60家投标单位涉及串标。

2、设置多轮检查,遏制定向废标

在标书制作、上传、评审等多环节对标书内容的完整性、符合性、准确性进行全面校对和检验,防止评委带有意向评标,而选择定向废标,从而切断评委与某些投标人的利益关系。

3、操作过程留痕,强化节点监控

系统对招投标全过程进行完整记载,将所有资料完整留存,通过监控点的设置,对违规操作实时预警、及时纠正,方便了招投标监管部门、纪检部门对招投标活动的实时监控和后续检查,保证招投标监管适时准确、全面到位。同时,科学合理地固化相应办事流程,特别是对政府投资项目,可以规范办事程序,强化监督管理。

电子化招标投标如何识别围标串标:电子招投标平台通过记录用户硬件特征码、工具软件、计价软件身份码等,将以上信息与投标文件进行捆绑,并在评标时对这些不该雷同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可有效锁定违规线索。

一、投标违规线索包括:

1)投标文件内容雷同(文件经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查重分析,内容异常一致或者实质性相同);

2)文档作者或最后一次修改者相同;

3)投标IP地址一致或处于同一特定区域;

4)编写或上传文件的硬件设备的网卡MAC地址、CPU序列号和硬盘序列号等信息重复(使用同一台电脑);

5)编写或上传文件的硬件地址信息出现交叉(使用同一个局域网)。

二、报价违规线索包括:

1)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总价异常一致,或者差异化极大,或者呈规律性变化;

2)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总价相近,但是各分项报价不合理,又无合理的解释;

3)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组成异常一致;

4)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使用了同一个预算编制软件密码锁制作(计价软件加密锁信息中的加密锁序列号相同)或者出自同一电子文档。

三、担保违规线索包括:

1)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由同一账户资金缴纳;

2)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虽经由投标人自己的基本账户转出,但所需资金来源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账户;

3)不同投标人使用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企业出具的投标保函;

4)不同投标人使用同一个人或者企业资金缴纳投标保函的反担保资金。

原来传统的线下纸质招标中,这些投标供应商常用行为都无法识别,电子招标大数据形势下,投标供应商应好好研究,避免发生以上那些看似普通却后果严重的行为,为规范招投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