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性事表现反抗精神与讽刺意义?《黄金时代》是如何被吹捧上天?

 潇潇雨ekg9m5f4 2019-03-14

看多了鲁迅和外国文学之后,对国内的文学也产生了兴趣,因此就百度搜索中国的知名作家,对建国前的不感兴趣,因此就找建国后的,找来找去,“王小波”三个字出现在我面前,就去看王小波的代表作《黄金时代》。

看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实际上没什么感觉,故事很简单,就是“我”和“陈清扬”的性事历程,作者从中主张人性是贪婪好色,反对文革禁锢人性。这部作品在我眼中算是二流货色,主要原因是这部小说反抗精神其实很微弱,对文革的批判讽刺也是浅层,但没想到居然被吹捧上天了。

在吹捧声中,自然少不了过度解读,认为《黄金时代》以性事达到巅峰,小说中铺天盖地的性爱描述,被誉为“对深层次的理性、自由和个人生命的张扬”,这些性爱描述在小黄文中俯拾皆是,然而黄文却被认为是精神毒品,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实在有一种“文化人写的书,能叫黄文么?”的既视感。

其实,文革之后不知道哪个阶段,我认为,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垃圾时代,很多被吹捧上天的作家,看其代表作,多是要写性爱了,多是要围绕着裤裆进行创作了,于是被称作大师。主线其实很简单,就是“裤裆里的二三事”。

性始终难登大雅之堂,但如果是以性做为载体,作为分析社会的一个切入点,实质上研究和探讨的是社会问题,那倒可以。不过可惜的是,以《黄金时代》为代表的性事文学,并没做到这一点,他们的着重点还是在性事上面,以性事描述勾起读者的反应,结果和黄文作家一样了。

写黄文的作家被吹捧上了天,其实是性文化的扭曲和变态,性不仅仅是性了,性成了一种可怕的东西。人们借着追求自由的名义去放荡地进行淫乱,和过去的儒家以追求道德的名义进行性禁锢,本质上不是一样的吗?都是对性进行捆绑。

对性进行捆绑,在文艺界可以说很常见。所谓的嬉皮士文化就是这样了,认为自由的性和爱与和平是挂钩的,性自由了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自由了。

我对此嗤之以鼻,中国古代男人的性是自由的,男人有钱有势要娶多少妻妾都是合法的,妓院也是合法的,性自由已经是很充分了,但社会环境可以说是自由的吗?

所谓的性自由,不过是披上了一层封建外衣而已,实质上没什么高尚的理由,就是裤裆骚动了,想要搞性事了而已,想拥有多个性伴侣,或者拥有丰富的性体验,但是又想保存自己的体面,纵欲也要找个好听的理由,因此就冠以性自由的名号了。

再说回《黄金时代》这部作品,那些追捧这部小说的人,其实怀的目的也是如此吧。就是通过文化上的追捧,不仅要把乱性宣传成平常事,还要翻身做主人,乱性不仅是平常事,而且呢,还是一件高尚的、值得称颂的一件事情。

这种扭曲的性文化真是很能毒害人们的思想,性如果要达到真正的自由,就是要摆脱道德的捆绑,性事并不高尚,也不是低俗,只是平常事,但就像所有平常事一样,并非说他没有道德评判,照样有道德评判,只是不能过分渲染这种道德评判。性事既不应该被诋毁,也不应该被捧上神坛。

至于像《黄金时代》这样的性事小说,我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多数人应该不会被糊弄,毕竟民智并没到这种低下的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