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喜欢做一件事,那就是站在一旁对别人所做的一切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挑三拣四,好像这是他的工作,好像这是他的职责,好像他不这样做,就活得很没有价值。 挑剔别人是一件相对比较容易的事情,“旁观者清”,作为一名旁观者看别人的问题是要比当局者清晰了许多,毕竟人性之中都有这样一个弱点:见人之短,扬己之长。不过如此方式来对待别人次数多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好像自己真的比别人厉害,好像自己就是什么能人似的,好像自己干什么都很不错。因为这样的旁观者的眼里总是会在不经意之中将别人的缺点不恰当地放大,同时也不恰当地把自己的优势扩大,两相比较的过程中,有可能滋生自满的情绪与心理,更有可能看不起别人。时间久了,这样的人好像总是带刺的玫瑰似的,与人相处,人人都不想跟他在一起,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样爱挑剔别人的人似乎染上了一种毛病——每个人在他眼里都有数不清的缺点,而自己好像完美无缺。当然这种人并不是很多,只要身边有一两个这样的人,这个环境里一定会出现不少的矛盾与隔阂。 其实这些爱挑剔别人的人为什么不能转换角度来看别人的不足与缺点呢?在看到别人缺点的时候能不能这样想;还好,我暂时没有这个人这样的缺点,或者说,在这个人身上的缺点我也许有,我发现之后不喜欢,甚至有点讨厌,那我也得认真地去改。如果以这样的心理来面对别人的缺点与不足,不是让自己有了一面镜子吗?没有必要说出来,而是用这样的镜子来照照自己,提醒自己,督促自己,修正自己,这样会不会比那种总是以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别人的不足与缺点要更好一些?每个人都不喜欢别人随意地挑剔自己的不足,每个人其实也知道自己有缺点,要想真正地帮助别人改正不足与缺点,一定不是用挑剔的方式,一定得用别人喜欢接受的方式,而且还得看对象,看时间,看情况,如果这个人是你的铁哥们,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来挑剔他,他都能够接受,这个时候,你可以用挑剔的方式来面对他,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一个人会接受别人随意地用挑剔的方式来指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的。 所以,与其总爱挑剔别人,倒不如挑剔自己,在挑剔自己的过程中让自己慢慢地进步与提升,让自己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自己,要远比挑剔别人让别人嫌弃你要快乐许多,有意义得多。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吧,每个人都不希望别人对自己随意指手画脚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