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是一个家族最看重的东西,是类似于族魂的存在。在整个家族中,姓氏是维系家族和谐,延续家族血脉的重要依据。中国人讲究认祖归宗,而认祖归宗的实现形式就是族谱或者是家谱。它承载了家族中血脉的流传,见证了家族发展的历程。柳哲说过:“家族文化毫无疑问是未来文化的发展前景”(注1)由此可见家谱在中国历史上的低位。
修谱是一个家族中很重要的事情,是人丁兴旺的标志。
我国的姓氏分为单字姓,双字姓和三字姓,根据记载,单字姓6931个,9012个复姓、双字姓,最少的就是三字姓,只有4850个。赵氏是《百家姓》中居于首位的姓氏,按理说显示应该是第一姓氏,人也应该是最多的,实际不然,根据2010年的调查,赵氏已然失去了第一的位置,甚至连前十都没能进入,看来历史的发展还真的是错综复杂,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李”是一跃以六千六百多万人口的优势成为了第一姓氏,虽然人数最多,但是要论影响力,却远不及排名靠后的“孔”氏。
说到孔这个姓氏,第一个映入脑海的名字一定是孔子,孔子是春秋鲁国人,他不仅提出了仁爱学说,还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他是私人讲学的先锋,是桃李满天下,令人尊敬的老师,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而孔子“士”的思想在荀子的思想中也有体现:以仁厚知能尽官职。(注3)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后人的不断发展下,在汉武帝时期更是被推崇到了顶峰,在董仲舒的提议下, 西汉时期“独尊儒术”之风盛行,于是孔子被封为圣人,他的后代更是得到了重视,升官加爵,荣耀不断,渐渐的,儒家学说已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儒学礼仪也慢慢的融入到了人民的骨子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