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临终诗 明代:唐寅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寅唐伯虎一生,大起大落,经历无数的磨难。少年时家庭殷实,才气显露,大有春风得意之势,青年时家道败落,父母妻儿相继去世,仕途受阻,第二个妻子与他离婚,老来靠卖画为生,时常受饥寒之苦。所以,在面对死亡时,唐伯虎已经把生死看透。在他看来,有着“阎罗”的地府和人间没有什么区别,阴间不过是人造的幻影,另一个阳间罢了。“只当漂流在异乡”,生活就是这样,天下何处不青山,阳间不过也只是漫漫旅途中的一个驿站而已,换了阴间不过是换了家乡。 ![]() (二)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靖康之变后,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 (三) 江城子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悼念亡妻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而六年之后,苏轼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备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在密州太守任上的乙卯正月二十日,十年之后的一天,苏轼又一次梦见了亡妻,忆起昔日恩爱而又幸福的时光,联想自己宦途浮沉遭遇,他百感交集,提笔写下了这首深情又悲切的千古名词,抒发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