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养生 中医讲究四时养生要遵守自然界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肝在五行中属木,而春亦属木,基于中医理论,护肝自然就成了春季养生之道。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说说中医春季养生的小妙招,让我们学起来吧!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冬去春来,是从冷转热的过渡阶段,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初春时节,天气虽然已经暖起来,但是气候经常变化,一会暖一会冷,往往是太阳出来后,风和日暖,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冷起来。 由于人们在冬天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穿的太少,就会不适应气候变化而容易着凉得病。所以,在初春季节要有意捂着一点,慢慢的减衣服。但身上不要过捂,以不过汗为宜,脚上却宁可多捂,而不过早穿单鞋。 特别是心肺功能减弱、末梢循环较差的老年人,最好穿软底高帮保暖的老年鞋,护住足踝部的太溪、商丘、解溪、丘墟和昆仑诸穴,每晚泡脚时也要注意泡过足踝,用温热来刺激这些穴位。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保暖定位:足部 使用方法:温热水泡脚 滋肾养肝,滋水涵木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水能生木,肝属木,肾属水,春季养肝,不能忽视肾水对肝木的滋养作用。 《素问亡篇·刺法论》中有:“肾之源,出于太溪”,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肾阴肾阳皆可补之,五脏之疾皆可治之,灸之,可起到滋肾阴以养肝阴的作用。 《循经考穴编》中有:“肾家虚冷,阴痿不起,月事乱期,血气闭塞,或肾家邪热,两腿生疮痒痒甚,或脚跟肿痛,并宜泻之,牙齿疼痛,伤寒脉不至”。 穴位定位: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使用方法:灸太溪 肝郁气滞,四关调情志 肝脏最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形成肝郁。而有这样一对穴位组合:合谷配太冲,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和胃降逆,定志安眠之效。二穴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几乎可以治疗任何气机不畅之病,包括气机不畅、不通而痛的各类痛症;气机郁阻、焦虑抑郁的各类精神疾病。 穴位定位:合谷,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太冲,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使用方法:先点后揉,点揉结合,使穴区出现明显酸胀感。每次每穴点揉2-3分钟即可,坚持一周左右,即可感到心情舒畅。 今天小编分享的中医春季养生护肝小妙招你学会了吗? ![]() 文字 | 程氏针灸 |
|
来自: 昵称15607564 > 《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