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患者血糖越低越好吗?服用抗结核药会导致血压升高吗?

 湖心书馆 2019-03-14

- 问答时间 -

糖尿病患者血糖越低越好吗?

康博士有话说: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医护人员会告诉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越接近正常人,并发症相应会延迟或进展慢些。于是不少患者会一味地追求空腹血糖小于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

但是,糖尿病患者是不是一定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呢?答案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血糖控制过于严格,会导致低血糖事件的发生;而低血糖对身体的危害远远大于一时的高血糖,尤其是对人体脑细胞的损害更是不可逆的。

- 问答时间 -

饭菜做多了,吃不完的怎么处理才好呢?

康博士有话说:

剩饭剩菜在长时间放置过程中会丢失营养素。绿叶类蔬菜储存不当会产生亚硝酸盐。肉蛋豆奶等则容易繁殖细菌,贮存不当会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出现。

如果饭菜做多了,可以在吃之前就先盛出一些放到干净的饭盒里,密封后放到冰箱中。等到再次食用时一定要充分加热,尽量在短时间内食用完毕。绿叶类不宜储存,最好还是一次吃完。

- 问答时间 -

胃溃疡和胃糜烂有什么区别吗?

康博士有话说:

胃壁由表层向深层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胃溃疡和胃糜烂主要区别在于胃壁损伤的严重程度。

胃溃疡是由于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等多种因素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对胃壁的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椭圆形缺损,可深达黏膜肌层,严重时可穿透肌层甚至浆膜层。

胃糜烂一般是指慢性糜烂性胃炎,以黏膜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一般病变局限在胃黏膜层,平常称之为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长期得不到治疗,反复发作,可演变成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

- 问答时间 -

请问服用抗结核药会导致血压升高吗?

康博士有话说:

目前,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氨丁醇、吡嗪酰胺等。通常认为,常用抗结核药本身不会导致血压升高。但也有学者观察到少数原无高血压的结核病患者,在利福平类药物(包括利福霉素,利福喷丁)应用过程中出现血压升高,而停用这类药物后血压恢复正常。研究表明,这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另外,在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若同时服用抗结核药,可增强肝脏对降压药和体内降压生物活性物质的降解作用,使其效用降低甚至无效,导致血压控制不良、血压波动幅度增大。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利福平。利福平是肝药酶的强诱导剂,利福平与硝苯地平合用导致原已平稳的血压急剧增高的报道较多,当遇到这种情况时,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钙拮抗剂类降压药,尤其是硝苯地平。如需要应用,应当依据血压情况适当增加剂量,或者换用利福布丁,其肝药酶诱导作用最弱。

文章来源:健康咨询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