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会这个中药药性口诀,你就是半个中医!

 本想回到过去 2019-03-14

感冒:要问这病怎么治,下面两点看仔细,一看怕冷不怕冷,二看有汗没有汗。

怕冷无汗“午时茶”,加用二钱“感冒丹”,

服药以后睡一觉,发点小汗病自减。

若不怕冷稍有汗,嗓子发紧口发干,咳嗽应服“桑菊片”,不咳当服“银翘解毒丸”。

痢疾:饮食不节伤生冷,里急后重腹内痛。一天泻痢十几次,每次便中带红脓。

身上发烧口中渴,加味“黄连”开水送。早晚两次莫间断,忌食生冷与荤腥。

有的便中带白脓,如像豆汁一般同。

不发烧来口不渴,浑身怕冷肚子痛。赶快治疗莫迟延,“四神丸”用姜汤冲。

受暑:脸色发红喘粗气,手脚发凉出冷汗,病人抬到阴凉处,急服“十滴时令丹”。

有的病情十分险,突然昏倒不能言。牙关紧闭出大汗,急救快用“通关散”。

如果病势还不退,快请医生莫迟延。面有晦气透油光,好像几天没洗脸,头晕发烧身疲倦,“诸葛行军”服后安。

有的病人身酸懒,头昏恶心口中黏,胸口堵闷舌苔腻,跑肚拉稀腹胀满。这是受暑又伤湿,快服“藿香正气丸”。

中药药性药效顺口溜

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防病治病谚语一 :

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

你若识得斩龙草,终身不怕长虫咬,

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

甘草外号叫国老,解毒和药本领高。

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

穿山甲,王不留,产妇服了奶长流。

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轻松。

防病治病谚语二 :

人参虽苦短,但有远志成。

莫待白头翁,悔插山茱萸。

故而早防己,以免老防风。

茵陈而守旧,死成土茯苓。

君居何百部,皆当血竭尽。

身处是生地,然昭射干心。

即便是独活,大现白矾身。

路艰有滑石,意坚路路通。

延胡索苍术,王不留行程。

为人当厚朴,做事要细辛。

莫要天麻烦,凡事不甘松。

险象如玄参,羌活化整零。

三七二十一,续断徐长卿。

枸杞槲寄生,山奈川木通。

待人不莪术,藕节竹茹形。

蜈蚣全蝎毒,磁石锁阳春。

常吟六神曲,行风火麻仁。

宁作车前草,不枉自然铜。

槟榔罗汉果,芡实化橘红。

荜芨骨碎补,更上一重楼。

赠人玫瑰花,丁香蜂房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